什麼是老年性黃斑變性

步入人生晚年,部分人或許已經熟知了老花、白內障、青光眼等老年眼疾。然而,在這串熟悉的名字之外,有一種被稱為“視力盜賊”的疾病,它悄無聲息地侵蝕著老年人中央視力的核心地帶——黃斑區,這就是老年性黃斑變性(AMD)。那麼,什麼是老年性黃斑變性?它有哪些症狀呢?
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眼底病科主任醫師陳梅表示,黃斑位於眼球底部的中心位置,負責處理視線焦點處的圖像,是精細視覺和色彩感知的關鍵區域。當年齡增長,黃斑組織可能發生退行性改變,視力將受到嚴重損壞,甚至可引起嚴重的不可逆的中心視力喪失,由年齡引起的通常被稱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又稱老年性黃斑變性。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有哪些症狀?
老年性黃斑變性患者多為50歲以上,雙眼先后或同時發病,並且進行性損害視力,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老年人致盲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通常,臨床上根據症狀和病理改變的不同分為以下兩型:
萎縮性(或稱干性)
萎縮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多發生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起病緩慢,患者視力不知不覺地減退,可有視物變形,雙眼程度相近,易被誤認為眼睛“老化”的現象。
滲出性(或稱濕性、新生血管性)
滲出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症狀為突然單眼視力下降、視物變形或出現中央暗點,另眼可在較長時間后才出現症狀,若未及時診治,可導致嚴重的中央視力喪失。
總之,盡管初期症狀隱蔽,但以下幾點變化應引起高度警覺:視力模糊,尤其在閱讀或從事細節工作時更為明顯﹔中央視野出現暗點或變形,直線看起來扭曲﹔對顏色感知能力下降,對比敏感度降低﹔光線昏暗環境下,視力恢復時間延長等,出現類似症狀都應盡早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相關診療。
除了年齡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黃斑變性的發生?
50歲以上,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以及煙酒比較多的人群,是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高危人群。平時應該多注意自我檢測,早期發現疾病,做到早診早治。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如不治幾乎能達到100%致盲,因此早期發現是關鍵。
如何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
預防勝於治療,建立全方位的防護網至關重要,一定要注意用眼衛生﹔二是戒煙限酒,因為煙酒是增加患病概率的一個危險因素,特別是吸煙﹔三是在飲食方面可以多吃點青菜水果,步入中年以后如果能長期地定期服用一些抗氧化的食品或保健品也是可以的,不過要注意只是補充,它並不能起到針對性的治療作用。
另外,紫外線也是有傷害的,建議中老年人戴一個顏色不太深的墨鏡,比如淺棕色,因為太黑的眼鏡會導致瞳孔散大,如果所配戴的深色眼鏡沒有抗紫外線功能的話,反而會增加紫外線攝入量,所以選配淺棕色眼鏡更科學。
陳梅提醒,老年性黃斑變性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極易忽視,從而延誤治療,建議50歲以上中老年人應每年進行一次眼部檢查,尤其是對於其中一隻眼曾患過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患者,另外一隻眼是非常大可能也會患病的,更應該定期進行眼底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