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及配套活動在大足啟幕
人民網重慶11月15日電 (記者馮文彥)15日下午,重慶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在重慶大足啟幕。同期,文化和旅游部產業項目服務平台第41期精品項目交流對接活動暨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產業重點項目招商推介活動、2024重慶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嘉年華等系列配套活動全面啟動。
近年來,重慶文化旅游事業繁榮發展,今年1月至9月重慶市文化產業、旅游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9%、7.3%﹔接待國內游客3.3億人次、入境游客76.2萬人、實現游客總花費3552.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1%、222.4%、15.6%﹔文化旅游經營主體突破19萬家﹔旅行社突破1100家,組客量列西部第1、全國第6。
串珠成鏈 全鏈條壯大文旅產業鏈
“近年來,文化旅游產業勢頭良好,文化旅游供給不斷豐富。截至目前,重慶已打造國家級精品旅游線路17條、5A景區12家,創建國家級文旅消費集聚區15個。培育了萬州天生城文旅街區等新產品新場景800余個,舉辦‘渝味360碗’美食評選等活動1000余項,推出演藝場所100余家。”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稱。
在打造國家級精品旅游線路上,重慶著力培育形成以山水都市、壯美三峽、多彩武陵等為代表的旅游精品體系。其中,萬州區立足市級歷史文化名城底蘊,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全力打造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游帶重要支點,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知名目的地﹔常態運行大三峽旅游集散中心,牽頭成立三峽旅游聯盟,吸引湖北神農架、奉節白帝城、巫山小三峽等旅游業態入駐,開發三峽游、探險游、田園游等旅游線路20條。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該區接待游客2514.1萬人次、實現國內游客總花費140.3億元,分別增長24.4%、25.7%。
在提質打造5A景區上,大足區持續唱響“精美的石刻會說話”,創辦《大足石刻研究》《大足石刻全集》等優秀刊物﹔發布《氣候變化背景下石窟寺保護大足宣言》,為世界石窟寺保護提供了中國方案。同時,實施大足石刻“五山”保護提升工程,建成大足石刻游客服務中心、文物修復醫院,實現“五山”全面開放,今年1月至10月游客量和門票收入分別達到113.2萬人次、881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2.6%、9.3%。
武隆區作為重慶旅游國際化試點區縣,全區總人口的1/4吃上了“旅游飯”。推動一二三產主動“+旅游”互促共融,建成高山番茄谷、創客藝術村、西南地區首家蜂療中心等文旅項目。今年1至10月接待持票游客600.2萬人,境外游客13.4萬人,分別增長25%、113.6%。
在持續創建國家級文旅消費集聚區上,渝中區全力展現“老重慶”巴渝韻、“最重慶”山城味、“新重慶”國際范,著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方位激活文旅消費。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全面構筑完善文旅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點,引育規上文旅企業438家。1至10月接待游客8272萬人次、增長8.7%,過夜游客916萬人次、增長16.7%。
“文旅+百業” 推動“流量”變“留量”
作為知名的“網紅城市”,重慶憑借“魔幻”出圈,依靠“寵粉”吸睛。但是如何保持當下旅游熱度“長紅”?怎樣把“流量”變為“留量”?
經過近年來的實踐探索,重慶文旅找到了答案:“文旅+百業”。通過培育“文旅+商貿”“文旅+演藝”“文旅+科創”“文旅+體育”……“文旅+百業”融合發展業態,把網絡傳播流量轉化為產業發展增量。
今年前三季度,重慶全市社零增長3.8%﹔批零住餐商業增加值增長8.9%。同時,做靚消費載體,截至目前,已培育全國示范步行街1條、全國示范智慧商圈1個、市級示范商圈3個。城市核心商圈、特色商業街等消費載體客流量增長超30%。
同時,由2024年重慶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嘉年華啟動儀式、重慶旅游發展成果展、“渝味360碗”重慶美食集市和巴渝非遺文創集市四項活動組成的重慶市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嘉年華活動也在11月15日至17日集中啟動。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文旅將持續實施串珠成鏈,優化提升都市景觀、歷史人文、休閑度假、民俗體驗精品線路體系﹔同時推進“文旅+百業”跨界融合,打造一批主客共享的文旅新產品、新業態和消費集聚區。到2027年,文化產業、旅游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均達到5%以上,文化旅游經營主體突破20萬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及配套活動在大足啟幕
- 人民網重慶11月15日電 (記者馮文彥)15日下午,重慶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在重慶大足啟幕。同期,文化和旅游部產業項目服務平台第41期精品項目交流對接活動暨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產業重點項目招商推介活動、2024重慶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嘉年華等系列配套活動全面啟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