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779條溪河有著316名“監護人”

一個塑料袋、一個鋼鐵夾,一袋宣傳單。11月17日早上8點,蘇柳又出門巡河了。
畔河,是任河的支流,河道長度有27公裡。蘇柳是城口縣龍田鄉衛星村支部書記。今年1月后,蘇柳也多了一個新身份——畔河龍田鄉衛星村段的村級河長,需要負責5公裡的巡視區域。
蘇柳日常巡河。城口縣水利局供圖
“基本上每隔2-3天都要專門巡河一次,日常基層工作時,也會時刻關注到。”蘇柳介紹,“主要就是看看有沒有人亂扔垃圾,或者排倒污水等。大雨后也會關注到是否堤岸破壞等情況。有時候碰到有游客或者村民有不文明的行為,也會對他們進行教育,發傳單進行宣傳。”蘇柳細數著她巡河的職責內容。
作為一名年輕河長,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畔河就是我的母親河,生在畔河邊,有幸成為一名基層河長,就要守好一方河水,讓水更清更美”。在蘇柳的河長APP上可以看到,上面不僅有她每次的巡河記錄、上報的問題清單,連她每次巡河的軌跡也一清二楚,“巡河是硬任務,不能有一絲馬虎。”
在城口,像蘇柳這樣的河長還有315名。
城口大小779條溪河流域,全縣河長常態化開展巡河,在河岸湖邊、溪塘溝澗,隨處可見河長身影,每一條河,都有了自己的“監護人”。
“2023年,全縣316名河長便巡河10041次,發現整治問題122個。”城口縣河長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河長制”落實是實施“一河一策”方案的基本保証。截至目前,在全體河長共同努力下,在相關單位通力合作下,已完成“一河一策”2024年度任務42項,結合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和河道“清四亂”等專項行動,治理相關問題60余個。
志願者護河長青。袁開英攝
同時,城口大力建設“智慧河長”智能監管平台,縣級實行三級河長巡河“月通報”制度和常態化開展全流域暗訪巡查機制,以數字手段助力“河長制”工作開展更加高效。
不僅有“河長制”護航,在民間也有許多“愛心組織”共同發力,助力城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近年來,城口縣組建了25支“河小青”隊伍,現志願隊隊伍人數已達500余名,每支隊伍每月至少開展1次宣傳倡議、垃圾清理、巡河護河、監測勸導等活動。
2024年4月27日,城口縣聯合四川省宣漢縣、萬源市聯合舉辦,城宣萬革命老區青年環河“友·Young”跑。200余名運動愛好者、青年志願者齊聚一堂,通過奔跑的形式體驗巴山渝水的美麗風光,進一步發揮青年志願者服務生態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作用。他們一邊享受跑步樂趣的同時,通過沿途清撿煙頭、飲料瓶、小紙屑、廢塑料袋等,參與“垃圾分類”異形牌集章等趣味環節,對周邊行人開展環境保護等主題宣傳,進一步學習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
目前,25支隊伍共計動員青年志願者1000余人次,開展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等系列生態文明實踐活動200余場次。青年志願者已成為城口服務生態保護、保護美麗河流的“生力軍”。(蔣海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再次升級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
- 發布會現場。鄒樂攝 人民網重慶11月19日電 (記者馮文彥)19日,記者從重慶市優化升級2024年商務領域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為進一步提升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重慶市商務委對汽車置換更新、家電以舊換新、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有關標准、執行時間、實施范圍等內容進行了優化升級。…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