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促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雙軌”融合

12月4日,在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聯合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知識產權局簽訂了《知識產權司法行政協同合作備忘錄》,同時邀請11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見証並座談交流,共建協同保護機制,促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雙軌”融合,助力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知識產權司法行政協同合作備忘錄》著眼於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全方位保護,通過建立快速協同保護機制、“行政調解+司法確認”機制、信息共享機制、執法司法協作機制、失信懲戒機制,促進知識產權行政處罰與民事審判的銜接,一體化解決權利人和侵權人的糾紛,形成多元解紛方式,共同打擊商標、地理標志及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達到良好的社會效果﹔通過行政爭議訴前調解機制、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機制、業務培訓機制、工作會商機制,開展專項聯動與法治宣傳,共同提高執法司法水平,促進裁判標准統一,回應企業關心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有力支撐,營造尊重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社會氛圍。
此前,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與市一中法院會同兩江新區市場監管局簽署《合作備忘錄》,設立“專利侵權及其他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中心”及29個分站點,構建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司法確認”治理模式,從現場投訴到行政調解,再到司法確認裁定電子送達最快兩個半小時完成,相關工作經驗獲評“第二批全市法治政府示范項目”。
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還先后與兩江新區、長壽區、江北區、璧山區等地市場監管局前往企業園區、批發市場等地聯合調解,訴前、訴中化解知識產權糾紛50余起,涉及銷售假冒“長城”牌潤滑油的10余家小商戶與商標權利人達成調解協議、6家糧油市場大米銷售商戶和6家重慶本地大米生產企業與“漢中大米”商標權利人達成調解協議等案件,實現良好的社會效果。
據了解,《知識產權司法行政協同合作備忘錄》在總結原有知識產權司法行政協同保護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司法行政協同的范圍和方式,實現法院與市區兩級知識產權行政主管部門工作銜接、資源共享,合力構建一個更加全面、高效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同時也為社會提供合理預期,降低維權成本。(趙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