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黨建統領強網格 精細治理惠民生

今年以來,巴南區石龍鎮以持續深化“141”基層智治體系的建設為契機,深入實施“黨建扎樁·治理結網”工程,聚焦“小網格”服務“大民生”,通過力量下沉到網格、精准服務進網格、問題化解在網格,逐步蹚出一條“黨組織引領、網格全覆蓋、服務無死角”的基層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服務能力。
黨建統領 筑牢網格“強引擎”
石龍鎮持續優化基層治理網格設置,注重將基層黨建融入基層治理各領域和全過程。不斷細化基層治理顆粒度,在11個村(社區)精細設置網格60個、微網格140個,配齊“1+3+N”網格力量200余名,建立網格黨組織84個,實現網格黨支部全覆蓋。
同時,搭建“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網格力量—群眾”一貫到底的網格管理體系。整合網格員、黨員中心戶、“十戶聯防”小組長、“巴適小院”院落長、駐村工作隊、志願者等納入網格力量,廣泛參與到全鎮政策法規宣傳、群眾訴求收集、矛盾糾紛化解、人居環境整治等社會治理工作中,實現“群眾點單,網格接單”,有效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確保小事不出村社網格、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精准服務 編織惠民“貼心網”
“大嬢!您坐好!眼睛看著手機攝像頭,按照提示做動作!”近日,在石龍鎮大園村居民駱素芬家中,網格員王輝、梁大麗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做養老待遇資格認証。
“感謝你們上門來給我老伴做養老待遇資格認証!辛苦你們了!”駱素芬的老伴激動地說。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石龍鎮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利用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持續組織網格員深入群眾家中、百姓跟前,聽民聲、察民情、集民意,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和實際困難。持續優化服務凝聚群眾方法,開展困難群眾一對一的幫辦、代辦、上門辦等自願服務活動,著力解決群眾的難辦事、煩心事,用實際行動傳遞關愛與溫暖。通過“小網格”助力“微治理”,不斷提高轄區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今年以來,已為轄區行動不便、獨居老人提供補貼辦理、養老認証等上門服務300余次,幫助失能失勞老人打掃衛生、代買代購生活用品等志願服務活動80余次,真正做到精准服務零距離。
問題化解 搭建和諧“連心橋”
石龍鎮始終堅持“事件早期處置在一線、安全隱患解決在萌芽、為民紓困解難在網格”的工作要求,注重“預防為主、調防結合”,落實網格員常態化走訪機制,確保矛盾問題前端化解、風險隱患及時報告。
充分發揮網格員“探頭”和“前哨”作用,結合“一標三實”信息核採、重點人員日常巡查走訪等形式,組織網格員走進田間地頭、農家院壩,排查問題症結、挖掘矛盾糾紛,真正讓網格成為群眾反映問題、排憂解難的主陣地。同時,強化對“九小場所”、生產經營單位的風險隱患排查和安全知識宣傳,確保排查不漏一戶、信息不漏一處,切實把准基層安全主旋律。
截至目前,石龍鎮60個網格通過基層智治平台走訪上報矛盾糾紛351件,及時調解化處351件,化解率達100%﹔網格員現場處置各類安全隱患65個,處置率達100%,進一步筑牢全鎮平安穩定基石。
接下來,石龍鎮將依托“黨建扎樁·治理結網”工程持續發力,不斷健全網格化治理服務機制,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以黨建統領匯聚合力、於精准服務彰顯溫度、用問題化解筑牢安穩,推動基層治理工作做實做細。(洪森、陳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