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重慶一案例入選2024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可持續發展”案例庫

2024年12月05日16:22 |
小字號

日前,重慶市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申報的《非遺之光:照亮未成年戒毒者的重生之路》案例,成為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CRIHAP)主辦的2024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可持續發展”入選案例。

此次案例征集活動自2024年6月啟動,得到了全國各地及亞太地區多國響應,征集階段共收到200余個申報案例。經專家評議等環節,27個案例最終入選。入選案例申報單位包括政府機關、非遺保護機構、大學、基金會、社會團體和企業,涉及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良好的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可持續城市和社區、負責任消費和生產以及氣候行動等,涉及的非遺門類涵蓋表演藝術、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這些案例將納入中心案例庫,在今后培訓工作中使用。

重慶市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是全市唯一一所收治未成人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場所,也是全市一所特殊教育學校。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積極探索“非遺+戒毒”新路徑,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非遺文化葉雕植入到未成年戒毒人員的教育矯正工作中,通過深入深度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內涵,運用其蘊含的傳統文化思想,教育引導戒毒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一步規范戒毒人員行為養成、促進心理健康、培養良好道德情操,提高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后的就業和創業能力。

多年來,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與市民盟、市慈善總會攜手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功能,建立了“非遺戒毒、匠心筑夢”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工作室,開設葉雕、禁毒皮影戲、銅梁龍等特色課,還打造非遺文化項目沉浸式體驗館,提升戒毒人員學習和體驗非遺文化的興趣和參與度,使其在體驗中加深對非遺文化的理解。成功培育“師徒制”非遺文化傳承人才,積極探索“非遺+戒毒”新路徑,利用重慶市戒毒法治教育基地,將非遺文化葉雕文創作品進行展示,為來訪者開展銅梁龍、皮影戲等禁毒宣傳活動。

下一步,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將繼續深化非遺工作,積極探索更多有效的教育矯治模式。將進一步挖掘和整合非遺資源,豐富教育矯治內容和形式。加強與各類非遺保護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非遺在未成年人教育矯治領域的廣泛應用。同時,還注重總結經驗和成果,為國內外同類機構提供有益借鑒和參考。(胡曉未)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