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企業>>速遞

國網重慶經研院:為重慶“特高壓”插上騰飛的翅膀

2024年12月05日16:50 |
小字號

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重慶段巴岳站。李濤攝

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重慶段巴岳站。李濤攝

“重慶背靠西南能源富集區,處於全國‘西電東送、北電南送’交叉地帶,可就近聯結西北電網、西南電網、華中電網、南方電網4大片區,是西部能源基地和中東部負荷中心的最佳‘中繼站’,具備打造能源配置樞紐的獨特區位條件。”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網重慶經研院)規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唐文左說。

據了解,到2018年,受相關各方委托,國網重慶經研院技術牽頭,再次啟動了重慶中長期電力保障方案的研究,經過多方奔走,針對重慶的負荷特性提出了建設川渝特高壓新增川電和實施疆電入渝的構想,開啟了特高壓入渝的攻堅之路。

2020至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等政策相繼出台,有力推動了川渝電網一體化發展和重慶新型電網的構建。國網重慶經研院與國網經研院、國網西南分部、國網四川經研院共同開展川渝特高壓目標網架研究論証工作,進一步推動形成川渝“之”字形輸電通道。同時結合特高壓交直流布點優化升級重慶500千伏電網,構建“雙環兩射”500千伏主網架。

2021年,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和疆電入渝工程正式納入國家能源局《“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

此后,國網重慶經研院規劃團隊更是開足馬力,為川渝特高壓工程全程提供技術支撐,深度參與到項目的系統方案論証、討論、評審等具體工作。面對重慶“十四五”特高壓交直流饋入新格局,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委托該院開展“特高壓時代電網結構和運行機理研究”戰略研究課題。

“特高壓工程最大難點在於系統方案論証。”唐文左介紹,特高壓落點重慶,電網“大水管”遇“小水盆”特征突顯,電網結構、合理分區等重大問題亟待解決,同時也是重構堅強可靠、結構清晰、適應性及擴展性強的主網架的機遇期。規劃團隊迎難而上,在系統方案論証過程中,與國網經研院、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並肩作戰,歷經12次系統方案修改,經過多輪次、眾專家審查,最終完成1000千伏特高壓巴岳站系統方案論証工作,確保了川渝特高壓工程進得來、落得下、走得好。

川渝特高壓重慶段工程全面啟動后,作為“智囊團”的國網重慶經研院為了給項目保駕護航,在設計和技經工作中開啟了“雙輪驅動”。

在重慶1000千伏特高壓巴岳站建設期間,該院設計中心主動出擊,根據重慶電網特點和實際需求,對項目初步設計成品進行核對性檢查,提出合理化意見25條,並選派技術骨干8人參加全過程技術監督,確保該站設計方案滿足重慶電網專業管理和運行需求。

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國網重慶經研院土建專家、重慶設計協會結構委員會委員金波,從站址選擇、地基處理,再到施工階段,哪裡需要,哪裡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2023年6月,專業技能過硬的該院技經主管賈春燕被派到重慶電力特高壓處挂職,作為“5人小組”中唯一的女性,她牽頭整個重慶市電力公司特高壓工程技經管理工作。

工程投資與資金管理、全過程技經管理……工作期間,賈春燕整天和枯燥的數字打交道,不喊苦、不言累,把女性的“繡花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今年7月,賈春燕和同事們進一步梳理了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在特高壓工程中做好“以工代賑”工作的相關要求和工作重點,明確了參建各方的工作職責,按照“應用盡用、能用盡用”的原則,助力當地群眾就業增收。

國網重慶經研院的這群電力人,用他們的專業、專注,為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梁燕、何莎莎)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