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藺市街道:培優鍛強村干部隊伍

為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工作質效,涪陵區藺市街道堅持充分吸收、充分運用巡察反饋意見,始終把巡察整改與日常工作相結合,聚焦村(社區)干部隊伍建設,補短板、堵漏洞、添措施,不斷筑牢“紅岩先鋒”變革型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
提升隊伍“含金量”。藺市街道分類建立“4張清單”人才庫,儲備村(社區)干部后備人選235名,平均年齡30.5歲,大專及以上學歷佔比91%,致富能手佔比42%。同時,率先在全區推行面向社會公開選拔村(社區)干部模式,針對學歷、履歷、能力等崗位匹配要素,集體面見考察、綜合評估,精心物色選拔優秀年輕人才43人。
鍛造干部“練兵場”。街道實施“先鋒‘藺’航”遞進培養計劃,運用好研討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學方法,按需培訓、精准滴灌。同時,建立每周一學、每月一講、每季一賽、每年一評的“四個一”賽馬比拼機制,開辟集體經濟、基層治理等賽道,比狀態、拼成績、晒計劃,讓街村兩級青年干部同題共答。另外,建立小微權力清單、村級干部權責清單、權力運行負面清單和權力運行流程圖“三單一圖”,明確關鍵環節、辦理要求、操作程序等,讓權力照單運行、干部按圖辦事、群眾精准監督。
增強堡壘“戰斗力”。街道帶動群眾“增綠添園”“增花添彩”,淨化綠化美化亮化人居環境,連二、泡桐、龍泉3個村入選市級美麗宜居鄉村,連二村道獲評全市最美農村路。同時,發揮經濟發展“主力軍”作用,五四村“小張書記”讓群眾走進直播間,助農帶貨600余萬元﹔泡桐村將景區流量轉化為共富增量,本土特產、節慶經濟等蒸蒸日上,入選重慶市強村富民綜合改革試點。另外,街道吸納優秀村(社區)干部進入“調得快”藺郎團,提煉總結“拆遷糾紛調解思路15條”“涉旅糾紛化解5字訣”,有效應對高頻事件,典型案例連續6個月獲評五星等次,13個網格被評為市級平安建設示范網格。(余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