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條

銅梁龍舞、梁平木版年畫、渝中禹王廟會……春節申遺成功背后的重慶力量

2024年12月08日09:27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銅梁區玄天湖龍舞廣場,銅梁龍在漫天火花中飛舞。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本組圖片均為本報資料圖片)

銅梁區玄天湖龍舞廣場,銅梁龍在漫天火花中飛舞。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本組圖片均為本報資料圖片)

湖廣會館禹王祭祀典禮現場。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湖廣會館禹王祭祀典禮現場。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梁平木版年畫國家級傳承人徐家輝在雕刻印制年畫。特約攝影 劉輝/視覺重慶

梁平木版年畫國家級傳承人徐家輝在雕刻印制年畫。特約攝影 劉輝/視覺重慶

北京時間12月4日22時12分,在巴拉圭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會議上,中國政府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該項目申報由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共同推動。至此,中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

重慶在這次“春節”申請世界非遺的過程中出了哪些力?記者從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了解到,銅梁龍舞、梁平木版年畫參與了申報工作。同時,渝中區湖廣會館的禹王祭祀典禮、酉陽縣的新春非遺項目展演等重慶各地歡度春節的活動,都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發布的春節申遺視頻中精彩亮相,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傳統佳節春節的魅力。

銅梁龍舞

歡度春節的重要民俗活動

“舞龍,是慶祝新年的重要民俗活動。”春節申遺視頻中,重慶市銅梁區的國家級非遺銅梁龍舞熱烈喜慶。

隻見視頻中,1000多攝氏度的鐵水被舞者洒向天空,化為四處飛濺的鋼花,猶如漫天流星。在這如夢如幻的火樹銀花下,一條條銅梁龍騰躍翻飛,極其震撼。

在銅梁龍的挪移騰躍中,年的腳步也漸漸近了。雖然距離春節還有1個多月時間,但銅梁大街小巷裡的龍燈彩扎手藝人早已忙碌起來。

重慶市非遺保護協會會長譚小兵介紹,在銅梁,每逢佳節必有龍,銅梁龍燈傳承上千年的彩扎工藝,大部分依然保留傳統的手工制作。一條25米長的彩龍,5名彩扎藝人需要近一周時間才能完工。

目前銅梁大大小小的龍燈彩扎廠有10多家,開發出的龍燈系列產品有120余種。譚小兵說,就在今年春節,銅梁龍作為重慶城市文化推廣的使者,還前往英國參加“倫敦眼”春節亮燈儀式和倫敦春節慶典等系列活動,向世界展示中國春節的獨特魅力。

梁平木版年畫

在青少年中生根發芽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梁平區,梁平木版年畫傳承人也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著准備。

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形式,寓意喜慶吉祥,不少地方有農歷春節貼年畫的傳統習俗,寄托著人們對新一年的願景。

起源於明嘉靖年間的國家級非遺重慶梁平木版年畫屬於套色木刻版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發布的春節申遺視頻中,講述著包括梁平木版年畫在內的中國年畫故事——

“中國廣大民眾,是該遺產項目的實踐者……該遺產項目的相關禮儀、習俗、傳說、歌謠等傳統知識和備制年節用品的生活技能,以及節慶活動的鄉土知識等,在家庭和社區內部,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傳承。有一定專業技能要求的相關手工技藝和表演藝術,以師徒、師生傳承的方式代代延續。該遺產項目,融入了正規教育體系,通過大中小學和職業院校,傳授給兒童和青少年,得到了傳承和弘揚。”

這樣的傳承和弘揚,正在梁平木版年畫的家鄉梁平生動上演著。

近年來,梁平區大力推進非遺進校園,將非遺編入教材、融入課堂、引入延時服務課程,已建成5所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培育13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實驗基地,開設梁平木版年畫、梁平竹帘等校本課程20余項,培養學生愛好者1萬余名,讓非遺真正在校園生根發芽。

禹王廟會

生動體現中華文化的豐富性

正月初一至初五,越來越多的重慶人選擇來到渝中區長濱路上的湖廣會館,體驗特色非遺文化項目——禹王廟會,祈福來年的幸福平安,參觀移民博物館,讀老祖先的故事,過一個傳統味十足的新年。

這種承載著中華文化豐富習俗禮儀的過年方式,也被收入春節申遺視頻中——“歡度春節的體驗,可感、可知、可行、可觀、可品。由此而來的年味,承載著中國人精神家園中的深刻記憶。該遺產項目,為中國人所共享。在全國各地有廣泛實踐,直觀生動地體現著中華文化的豐富性和民眾的創造力。”

自清朝康熙年間以來,移居重慶的湖廣移民及其后裔每年都會聚集在禹王宮紀念大禹,祭奉先祖、祈福平安,逐漸形成一種群眾性聚會的傳統民俗活動,在重慶具有悠久歷史和廣泛影響。

“重慶湖廣會館一年一度舉行禹王廟會,市民游客的參與度非常高。我們希望通過這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向游客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與風貌,進而保護、傳承和弘揚好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自強,匯聚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礡力量。”重慶湖廣會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李晟)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