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條

今年25家“單項冠軍”脫穎而出

“重慶造”搶佔先進制造業“新高地”

2024年12月12日07:47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生產進度、產品質量和營收情況,一張大屏就一目了然﹔通過數據分析,制訂出規范完善的生產經營計劃——這是重慶渝江壓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渝江壓鑄)生產車間“吃”數據、“吐”數據,通過數據驅動生產經營的智能生產場景。

在日前舉行的全市產業創新大會上,市經濟信息委對包括渝江壓鑄在內的本年度25家市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授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指長期專注於某個細分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實現行業領先,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行業前列的企業,被稱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

隨著一批批“單項冠軍”企業發展壯大,帶動“重慶造”搶佔先進制造業“新高地”。這些“單項冠軍”企業有何特點?如何推動它們不斷壯大?記者進行了調查。

育亮點

數字化程度高、研發體系較完善、產品競爭力強

上百台打磨和壓鑄機器人揮舞手臂,上千台數控機床指示燈不停閃爍,企業數據管理駕駛艙看板上一直跳動著數據、線條……

走進渝江壓鑄生產基地,多條數字化生產線令人目不暇接。作為專注生產鋁合金壓鑄產品的企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是渝江壓鑄重要業務板塊。

在渝江壓鑄新建的汽車輕量化及一體化壓鑄生產基地,通過引入多台超大型壓鑄機和5G全自動機加線,為新能源汽車配件一體化壓鑄、超大型車身結構件等項目量產提供產能保障。

渝江壓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企業積極布局數字化生產車間、5G智能工廠,接連“上馬”生產制造執行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等數字化項目建設。目前企業集成了數據管理駕駛艙,打通“設備、產線、生產運營信息系統”數據鏈,重塑了熔煉、壓鑄、機加、質檢等各環節生產管理流程。

“如渝江壓鑄這樣的‘單項冠軍’企業,都是細分行業‘領頭羊’。”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說,本年度市級“單項冠軍”企業涉及汽車、智能制造等多個重點產業,其分布情況與我市產業結構高度契合,是推動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呈現幾個主要特征:

研發體系較完善,數字化程度高,“單項冠軍”企業均有專屬研發機構,研發人員佔職工總數比重在三成以上。

補鏈強鏈效果好,這些企業各有一批研發技術及產品填補行業空白,不少企業實現了關鍵領域“補短板”。

主導產品市場競爭力強,“單項冠軍”企業主導產品市場佔有率居行業前列,部分企業產品在全國及全球市場佔有率名列前茅。

除痛點

“引資”“引智”雙管齊下

重慶“單項冠軍”企業何以持續壯大且亮點突出?政府部門有針對性地解決困難、提供幫扶是重要成因。

比如,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制約企業發展的“攔路虎”。

躋身本年度“單項冠軍”企業之列,專注微創手術工具研發生產的重慶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山科技),其手術動力裝置產品市場佔有率常年居行業前列。但這位行業“模范生”也曾遭遇資金難題,前些年,由於一筆貸款無法及時償還,一度面臨逾期風險。

得知這一情況后,西山科技所在地的兩江新區政府部門,當即派遣專人協助企業申報區級財政貼息優惠專項資金,這才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治標需治本。在中小企業辦理貸款時,由於無法出具金融機構所需抵押物,讓不少企業面臨“融資額度趕不上發展速度”困局。

為此,去年以來,我市與多家銀行金融機構簽訂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接連推出一批專屬信貸產品,為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企業授信,通過“政銀企”對接及時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助力“單項冠軍”企業發展壯大,不僅要引資,還需要引智。企業如何實施精細化管理、如何上市等“成長的煩惱”,都需要“智囊高參”出謀劃策。

對此我市通過開展“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專項行動,形成市區聯動、部門協同的企業訴求解決渠道,在區縣層面實現“一企一策一人”服務全覆蓋,幫助一批企業解決涉及用地、用電、用工等發展難題。

為幫助企業實現惠企政策“應享盡享”,我市還建立起專家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對接機制,從市中小企業專家委員會中選出上百名服務能力強、特長突出的專家,為一批行業重點企業提供“點對點”服務,分區縣、片區安排300名專家“面對面”對接當地企業。

“引資”“引智”雙管齊下,市內“單項冠軍”企業得到實實在在支持,打好了發展壯大的基礎。

強舉措

深化推動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改革

梳理本年度市級“單項冠軍”企業名單可以發現,它們主要集中在制造業、科研技術服務業等,其中不少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這表明在“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416”科技創新布局的推動下,“單項冠軍”企業與全市制造業發展方向一致,發展韌勁和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如何推動“單項冠軍”企業變得“更強壯”,在數量和質量上取得新突破?

對此,市經濟信息委負責人表示,將深化推動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改革,培育更多“單項冠軍”硬科技企業,具體舉措包括——

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和優質企業生成,通過精准服務加快推動“單項冠軍”企業提檔升級。

實施數字化賦能、科技成果賦智、質量標准品牌賦值等專項行動,助力提升企業實力和產業競爭力。

持續開展“四鏈融合”行動,暢通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供需信息對接,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加快開發推廣“碼上服務”數字化應用場景,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式,為企業提供智能化、集成化、一站式線上服務。

從行業“點”“線”“面”推動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水平。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義,我們將支持更多企業參與全市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制造業強鏈補鏈行動。”該負責人表示,將推動更多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資機構開展創新研發攻關,完善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試點,讓更多“單項冠軍”企業新產品在場景中先行先試。

另外,我市還將提高融資到位率,持續為企業“輸血”,包括引導基金對“單項冠軍”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優化完善“政銀企”對接,建立擔保機構、銀行和市區縣兩級政府風險分擔補償資金池等,鼓勵銀行金融機構、政府性擔保機構為企業提供創新金融服務。(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夏元)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