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黔江黑溪鎮:“雙網格”化繁為“零” 譜寫基層治理新篇章

2024年12月17日13:59 |
小字號

黑溪鎮光明村召開殯葬改革政策宣講會。黔江區黑溪鎮政府供圖

黑溪鎮光明村召開殯葬改革政策宣講會。黔江區黑溪鎮政府供圖

近年來,黔江區黑溪鎮充分發揮線上線下“雙網格”工作效能,構建上下聯動、全域覆蓋、務實高效的“互聯網+基層治理”模式,讓“有事找網格”成為群眾習慣、“事在網中辦”成為工作常態,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構建服務體系 網格劃分“零遺漏”

“我人在外地務工,家裡老人不太會用手機,醫保咋交嘛?”黑溪鎮光明村第九網格的網格群裡彈出了這樣一條消息。該網格的網格員王元川第一時間回復:“不用擔心,我們可以上門幫老人家代繳。”

據悉,光明村第九網格是村上專門為光明村外出務工人員單獨劃分的網格,網格員第一時間的回復解決了群裡大多數人的擔憂,一時間收獲了很多村民的線上“點贊”。

像王元川這樣的網格員,在黑溪鎮並不鮮見。

近年來,黑溪鎮持續按照“事項全覆蓋、問題全閉環”的原則調整優化網格、微網格設置。配齊配強“1+3+N”網格力量,推進55名機關在職人員、63名人大代表和270名在家黨員下沉網格,全鎮共劃分53個網格,配齊配足網格長39人,網格員53人,共建立網格群48個,群成員6388人,實現了6個村(社區)全覆蓋。

同步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打造基層“紅色網格”,共設立網格黨組織39個,網格黨組織覆蓋率100%,形成了“鎮黨委—村(社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責任區”四級黨組織體系,將黨組織管理服務的觸角拓展至基層網格的“神經末梢”,實現“小事網格說、大事網格解”。

健全宣傳機制 政策傳達“零盲區”

連日來,黑溪鎮全域62個應急廣播終端站點每日固定時段循環播放殯葬改革移風易俗倡議,讓殯葬改革倡議響遍了黑溪。

此外,黑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利用網格群、LED屏、宣傳欄、趕場天、“小板凳”微宣講、院壩會、節日活動等宣傳載體線上線下多形式宣傳殯葬改革相關要求和倡議,引導轄區內群眾簽訂殯葬改革移風易俗承諾書。

為了更好地傳播民生政策,黑溪鎮制定了宣傳內容“紅黑榜”,明確惠民政策、反詐防騙、安全生產、防災信息等作為適宜傳播的“紅榜”內容。39名網格指導員、39名網格長、53名網格員“進圈入群”,認真梳理整合各種群眾願意聽、願意看、願意傳的網絡信息,及時推送惠民政策、新風良俗、平安應急等“紅榜”信息進入網格群,引導群眾自願、自發轉發,擴大影響面和知曉度。

2024年以來,黑溪鎮依托“小板凳”微宣講、新時代文明實踐“趕場天”等形式已開展各類宣傳宣講活動200余場,服務轄區群眾10000余人,通過網格群發布、轉發各類正向信息6000余次,讓新風正氣進“圈”入“群”、進“家”入“戶”,實現了“小網格、細宣傳”的目標。

同時,網格員們化身“普法員”“安全員”聯合鎮村兩級“法律明白人”,深入排查各類矛盾糾紛366件,調解成功363件,化解率達99.1%,進一步引導群眾知法守法用法,用法治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切實增強了群眾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2024年以來,轄區糾紛數同比下降34.9%,報警數同比下降38.76%,信訪率同比下降62.5%,轄區電信網絡詐騙同比下降63%。

搭建服務平台 服務群眾“零距離”

近日,勝地社區第二網格網格群裡有人反映,勝地社區3組利民路一居民樓廣告脫落,掉落在電線上,易引發安全隱患。網格員龐猛收到消息后,第一時間就趕到現場查看情況,原來是大風導致居民樓牆體上的廣告布一半脫落,挂在了電線上。

了解清楚事件原因和現場情況后,龐猛立刻將該事件的圖文資料匯報給了鎮基層治理綜合指揮室。指揮室接到匯報后,立刻派出清理人員和電路維修人員到達現場,經過認真研判,確保拆除破損廣告不會影響居民用電安全后,立即展開了清理工作。

黑溪鎮充分依托“一中心四板塊一網格”基層智治體系,優化為民服務辦事流程全覆蓋,建立鎮村兩級高頻為民辦事服務清單23項,積極發揮網格探頭前哨作用,嚴格落實網格員“6+1”任務清單,上下貫通協同處置,依托一體化治理平台,按照“上報—受理—轉辦—處置—反饋”全周期管理事件處置流程,構建網格、村(社區)、鎮級閉環,運行順暢。

截至目前,共辦理網格事件6396件,下派任務清單27636件,認領建筑物5779棟,走訪慰問老黨員、老干部、困難群眾62人次,落實532戶城鄉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民生兜底政策,新增就業登記929人,網格民生事項服務完結率100%。

下一步,黑溪鎮將繼續以網格工作為載體,以基層治理為抓手,堅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用“小陣地”撬動“大和諧”,用“小網格”實現“大治理”,著力把問題解決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不斷以精細化治理、精細化服務助推基層治理現代化,將多方管變成共同管,將人管變成平台管,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確保“小事不出戶,瑣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網”,不斷提升民生溫度,助力群眾幸福“滿格”,譜寫基層治理提質增效新篇章。(汪艷虹、喬姍)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