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看文字演變 聽古音復誦

《聽見,看見:漢字裡的中國文化》展覽今日在三峽博物館開幕

2024年12月17日08:24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12月16日,媒體記者提前打探《聽見,看見:漢字裡的中國文化》展覽。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捧出了自己珍藏的甲骨文、中國文字博物館送來了國寶“賈伯”壺、古音研究專家復誦的上古音《蒹葭》在展廳中回蕩……12月17日,《聽見,看見:漢字裡的中國文化》展覽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拉開大幕,將持續至2025年3月18日,對觀眾免費開放。

12月16日,展覽策展人付萬坪在媒體導覽會上說,這是全國首個兼具漢字字形演變和漢語發音變化的展覽,“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讓觀眾們從視覺和聽覺的雙重角度,品味有音可追、有字可賞、有源可溯的中華文明。”

“賈伯”壺帶著《平復帖》來重慶了

如何才能讓觀眾們欣賞到悠久中華文化所孕育出的文字之美?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不僅捧出了珍藏的甲骨文骨片,還拿出了文物庫房裡的《蘇軾款詩草帖》《祝允明等楷書扇面》。

除此之外,大批量與文字有關的文物,從中國文字博物館“收拾行裝”,首次“出差”重慶。

在金文單元,國家一級文物“賈伯”壺展示著數千年前古文字的一刀一刻。33個銘刻在壺身上的金文,穿越時空而來,講述著一位父親對待嫁長女的祝福。

而在這件國寶的旁邊,是同樣首次來到重慶的宋公欒簠。這上面,同樣是一篇為待嫁女子祈福的文字。隻不過,這次鐫刻祝福的,是春秋時期的宋景公,待嫁的女子是他的妹妹句敔夫人季子媵。

當時光來到篆書盛行的秦朝大一統時期,“溫縣盟書”現身展櫃之中,將篆書的古拙多變展示得淋漓盡致。時光再次流轉,文字從青銅和石頭上飛下,開始通過紙墨盡展風華。

在展廳中一路行來,可以看到“大唐多寶塔感應碑”刻楷書的方正之態,《平復帖》秀草書的奔放之韻,《寒食帖》和《祭侄文稿》雙展行書的流動之美。付萬坪說,齊聚展廳中的205件(套)文物,將帶領觀眾們一站式領略漢字演變的每一個重要時刻。

音韻學專家帶你聆聽千年古音

即將開展的《聽見,看見:漢字裡的中國文化》有何特別?“聽!”付萬坪說,三峽博物館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在展覽中復原出了漢語古音的讀音。為此,博物館專門請到中國音韻學的研究專家,讓他們親自用不同時期的古音誦讀傳承千年的古代詩歌。

在展廳的序廳中,隨著湖邊蘆葦輕輕搖蕩,神秘的上古音開始在觀眾們的耳邊縈繞。《詩經》中的《蒹葭》之美從字到音淋漓展現。

而當觀眾隨著一件件文物徜徉在文字演變的時光長河中時,唐代詩人杜甫《旅夜書懷》的中古音誦讀,代替《蒹葭》開始陪伴觀眾們游覽。

為何要用杜甫的《旅夜書懷》作為展示唐宋時期中古音的代表之作?因為根據音韻學研究,這首詩歌的用韻極美,其韻腳主要集中在“十一尤”這個韻部,而且允許“十一尤”與其他韻部通押,為詩作帶來豐富的音韻變化。

付萬坪說,整首詩歌在韻腳和平仄的安排上嚴謹有序,體現了詩人對格律的掌握和對情感的細膩描繪。通過平仄的變換,不僅增添了節奏感,也強化了詩歌的音樂美。“天地一沙鷗”的結尾,更是以自然景象借代詩人孤獨飄零的境遇,詩意濃濃。

持續數百年研究讓漢語古音重現人間

數千年前,沒有拼音,更沒有錄音,那麼,專家們是如何知道漢語在古代的讀音的呢?觀眾們在展覽中聽見的古音真的是當時人們誦讀詩歌時的發音嗎?

付萬坪說,完全一致。早在數百年前,人們就開始了對古音的探索,如同文字一樣,古音韻有著明晰的發展歷史。先秦兩漢時期為“上古音”,至隋唐時期,漢語音韻又發生了較大變化,這段時期的漢語音韻被專家們稱為“中古音”。而“上古音”和“中古音”合起來,就組成了我們現在所說的“古音”。

《詩經》是研究上古音韻很重要的語料之一。“《詩經》中很多句子現在讀來往往不押韻,就是因為字的發音隨時間流逝改變了。后人就據此反推,推測那個字在當時該怎麼讀。”付萬坪說。

直到明代,著名古音學家陳第寫了一本《毛詩古音考》,在序言中首次提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這一開創性的理念,讓中國的古音學研究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

雖然古代的漢字沒有字母拼音,但古人留下了很多韻書、韻圖可以拼讀古音,其中“反切法”就是常用的一種方法。於是,在歷代古音研究專家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讓人們能夠穿越時光,再次領略數千年前的漢語音韻。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