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強化金融賦能 譜寫惠民答卷

人民網重慶12月18日電 高山層巒疊嶂,烏江蜿蜒流淌,綠水青山間,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山水畫卷躍然眼前。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處武陵山區,居烏江下游,立足資源稟賦,當地積極探索山區強縣富民的現代化新路子,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之路。
近日,在重慶金融監管局的組織下,重慶市銀行業協會、重慶市保險行業協會與多家在渝主流媒體走進彭水縣,探訪重慶金融業在推動當地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的供給服務能力。
“貸”動產業興旺
冬日,在彭水縣保家鎮清平社區3組的白茶種植基地,萬畝茶園沐浴著暖陽,清香四溢。
白茶種植基地一隅。向詩佳攝
2017年,來自浙江安吉的徐志強在彭水注冊成立了重慶郁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專注種植生產白茶。經過多年發展,該公司已成為集種植、加工、銷售茶葉為一體的綜合型現代化企業,擁有清平社區富家茶場、大堂茶場、溪口茶場3大種植基地,種植面積1.1萬余畝。
“2023年茶葉開始量產,隨之而來的是需要大量人工勞務、化肥購買等資金投入,但由於前期投資較大,缺乏流動資金,企業霎時舉步維艱。”憶及發展難關,徐志強仍愁容滿面。
2023年4月,重慶銀行彭水支行了解到相關情況后,多次實地走訪並向政府相關部門了解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計劃給予企業信貸支持。“但企業資產多為流轉土地和茶樹,缺乏滿足條件的擔保及反擔保措施,獲取信貸支持較難。”重慶銀行彭水支行副行長任玲娜說道。
重慶銀行彭水支行工作人員上門調研。向詩佳攝
鑒於該情況,重慶銀行彭水支行借助其總行力量,積極協調重慶市農業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對企業提供連帶責任保証擔保,成功向企業提供“助農貸”100萬元。后根據企業發展需要,追加發放“渝貿貸”200萬元,緩解其資金壓力,助力完成茶葉採摘,保障企業正常發展。
如今,荒山變茶山,茶山變金山,企業實現良性發展,百姓也有了穩定收入。“我們通過發展‘公司+村集體+農戶’產業化模式,除了每年支付工人工資200余萬元外,還給農戶固定分紅。”徐志強說道,“到了採茶季,茶園最大用工量都能達到3000余人。”
劃片、磨邊、鍍膜、清洗、鋼化……一片又一片建筑特種玻璃原片被送入深加工流水線,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同在郁江河畔的重慶雙華玻璃有限公司,也有著工行重慶彭水支行的金融助力。
重慶雙華玻璃有限公司的深加工流水線。向詩佳攝
重慶雙華玻璃有限公司創建於2013年,是彭水縣唯一一家玻璃深加工企業,廠區面積3000m³,年產值逾5000萬元。2024年,該企業納入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清單。
“這幾年,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我們逐步從傳統玻璃粗加工迭代升級為全線上機械自動化深加工。”重慶雙華玻璃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建華說道,“這個過程投入了大部分自有資金,造成后期擴大規模及存貨備貨方面面臨資金周轉難題。”
2020年,工行重慶彭水支行工作人員通過走市場、進園區了解到企業經營情況后,第一時間靠前對接,通過實地調查、綜合評估,為其量身定制信貸服務方案。
“最初企業沒有抵押物,我們便根據其經營現金流、納稅、代發工資等數據進行靈活授信。”據工行重慶彭水支行副行長王濟介紹,2020年以來,該行每年為其授信145萬元,當年便投放55萬元,2024年,再次為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90萬元。截至2024年11月末,該行已發放普惠貸款450戶,余額4.2億元。
“工行的貸款切實解決了我們的資金難題,滿足了資金快速流轉需求。”王建華表示,后續還將根據生產經營規模適當擴大貸款規模,力爭將產品市場范圍由周邊200公裡擴大到500公裡。
“惠”出振興畫卷
初冬時節,彭水縣保家鎮東流村的沃野田疇依然生機勃勃。
“我們積極引導村民通過輪作的方式,增加土地產出效益。這幾年陸續擴大榨菜種植5000畝,增加農戶的收入。”東流村黨支部書記劉中凡介紹。如今,隨著當地榨菜產業的發展,更多的冬閑地變成了致富田。
“豐”景如畫的鄉村蝶變背后,是黨建引領集聚起的鄉村振興發展強大合力。2023年,彭水民泰村鎮銀行立足“金融宣傳智慧助力、金融引流產業帶動、金融服務產業升級”三個重點,在東流村啟動“紅金渝.金融黨建”民泰根據地建設,通過“聯建共建紅金渝金融根據地協議”“整村授信協議”等多元化模式,推動授信到村、到戶。
彭水民泰村鎮銀行工作人員現場辦理業務。向詩佳攝
依托這一模式,彭水民泰村鎮銀行積極引進重慶陽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進駐東流村,並為該公司發放98萬元低息貸款,推助東流村的菜頭種植、收購產業鏈條的形成。“不僅在種植、田間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該公司還以定價收購的方式回收產品,解決了種植和銷售的后顧之憂。”彭水民泰村鎮銀行彭水保家支行行長尹林洪說道。
同時,針對菜頭原材料種植的農戶,把握生產周期特點,開發“榨菜貸”特色金融產品,為農戶增收提供有效信貸支持。截至2024年10月末,彭水民泰村鎮銀行在東流村已完成建檔949戶,累計發放貸款共計712.07萬元﹔其中,重點扶持東流村的特色貸款產品“電商貸”43筆,金額450萬元﹔榨菜貸8筆,金額295萬元。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為鄉村振興的另一產業鏈條,彭水縣養殖業同樣浸潤著金融活水。
重慶冠吉養殖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9月,是一家新投產的養殖企業,投產后年出欄量預估5000頭左右,預估年銷售額800萬元。“受多方因素影響,今年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低迷,給企業發展帶來巨大挑戰。”重慶冠吉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飛說道,“再加上養豬成本增加,現在資金非常困難,無力購買保險。”
了解到該情況后,平安財險彭水支公司農險工作人員多次上門調研,靶向發力為其配置生豬+期貨保險,並主動協助對接平安商貿有限公司,為養殖戶爭取到捐贈自付保費38400元。
“我們通過評估買入時間及方案,承接養殖戶4800頭商品豬入市,提供保障金額870萬元。”平安財險彭水支公司農險部經理洪軍說到,“經過一個月入市價格採集,截止到期時間直接為農戶帶來25.6萬的期貨市場收入反哺農戶。”
據悉,“生豬+期貨保險”系2024年彭水縣創新農險產品,財政補貼60%、期貨公司捐贈30%、農戶承擔10%,保費80元/頭,農戶承擔8元/頭。截至2024年10月末,該保險已決賠付50余萬元。
2024年1月,彭水自治縣龍塘鄉桃子村村民蔣富貴在家喂豬時摔倒,致頸脊髓損傷、高位截癱,治療結束后評定為肢體一級殘。據介紹,該家庭經濟來源主要為女兒女婿外出務工,由於老人突發意外,女婿需在家照顧老人和小孩,無法外出務工,一家人依靠低保及家中農作物維持基本生活。“幸而殘疾人意外保險獲賠3.41萬元,大力緩解了我們家庭經濟負擔,保障了家庭基本生活。”蔣富貴妹夫感慨道。
為能及時、高效地做好特殊人群服務,彭水縣殘聯聯合中國人壽彭水縣支公司,為縣域內14086名持証殘疾人投保一年期的綜合意外傷害保險,覆蓋率100%,保費15元/人/年,涵蓋意外身故、意外傷殘、意外住院醫療、意外住院津貼保障,累計保障高達7.18億元。
“我們設置服務團隊送達宣傳資料14086份,確保人手一份,服務專員在接到理賠需求時,會第一時間聯系、上門收取理賠資料並開通綠色理賠通道,快速為其理賠。”中國人壽彭水縣支公司總經理協理楊貴聯介紹說,2023年累計理賠服務34人次,賠付率達115.02%。
為加快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黔江金融監管分局、彭水金融監管支局積極引導轄內各金融機構抓好重點項目融資對接,加大特色產業金融支持,擘畫生態美景引客來、產業興旺注活力的美好藍圖。截至2024年9月末,彭水縣銀行業各項貸款余額369.56億元,較年初增加30.17億元,同比增長13.6%﹔2024年1-9月,全縣15家保險業機構保費收入6.58億元,保險賠付支出3.09億元,同比上升26.15%。(胡虹、向詩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