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巨頭基地啟動建設 助力科學城起飛

12月20日,瑞航(重慶)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項目一期EPC項目在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綜保區正式開工。航空維修基地的啟幕,既是科學城即將接受來自全球的發動機維修的一次檢驗,也是科學城實現高端制造和產業升級的“黃金機遇”。
開工活動現場。何超 攝
據悉,此次開工的項目是瑞航(重慶)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項目一期,位於西永綜保區,由重慶科學城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代建,對原有綜保區廠房進行改造,改造建筑面積約8500平方米。項目完成后,將滿足CFM56-5B/7B實現60 台/年的CFM56-5B/7B 系列發動機峰值修理能力,滿足包括整機裝配分解、單元體裝配分解、目視檢查、部分零部件維修、航材存儲等需求的修理工藝。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4月,遼寧方大集團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方大航空國際總部,建設方大重慶航空城項目。其中就包括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成立瑞航(重慶)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據了解,瑞航(重慶)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是海航航空集團全資子公司,注冊資金20億元。
維修基地效果圖。 活動主辦方供圖
為什麼是科學城?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重慶不斷加碼航空航天事業。特別在今年8月,民航局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確定成都、深圳、重慶等7城市的機場為國際航空樞紐門戶復合型機場。
而西部(重慶)科學城作為重慶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主戰場、主陣地,無論是在航空領域、低空經濟的創新探索,或是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的補鏈成群,再或者是外向型經濟下的全方位的物流體系,早就進行前瞻謀劃。
首先是,科學城擁有國家高新區、自貿區、綜保區等多塊“金字招牌”,在各類開放平台疊加優勢下,打造完整的物流體系,無限放大“通道+物流+貿易+產業”聯動效應,特別是落地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打造西永綜保區航空前置貨站項目,將為未來發動機維修基地提供更多便利。
其次,科學城現代制造業基礎穩固,新型智能終端產業夯實工業經濟“基本盤”,集成電路、空天信息等未來產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這就意味著,發動機維修基地正式運行后,憑借科學城的先天優勢,可以更快地實現產業在這裡集群化,關鍵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最后是城市的服務力,在企業服務中,科學城落實常態化“三服務”機制,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市場拓展、用工用能、融資降本等困難問題,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讓落地於此的企業、機構、人才都能舒心順心、后顧無憂。
搶抓機遇 科學城下一步的關鍵詞
不止是航空事業,近年來,科學城在空天信息產業上,更是以空前的力度往前推進。譬如,科學城企業電科芯片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陸續為神舟系列配套了近百型產品,分別應用於載人航天任務的各個階段。
此外,科學城已經聚集了航天天目(重慶)衛星科技有限公司、星辰空間、重慶巔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以及重慶大學類腦感知與普適智能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一大批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斷涌現,助力筑夢蒼穹。
隨著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項目的啟動建設,也是補足了科學城空天信息產業在民航中的重要一步棋。下一步,科學城將以更快速度、更大力度布局航天航空,發揮先進制造的“根基”作用,加快推動集成電路與衛星產業、產學研用兩個融合創新,為空天信息產業、航天航空事業發展貢獻力量。(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