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醫附二院胸心外科成功開展多例全動脈化冠脈搭橋手術

人民網重慶12月24日電 今年5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二院”)胸心外科團隊率先在重慶市開展了全動脈化冠脈搭橋和保留全部瓣下結構的二尖瓣替換手術,成功開啟了市內心臟疾病治療的新篇章。截至目前,該團隊已連續開展多例全動脈化冠脈搭橋手術,以動脈血管作為旁路血管,實現了心臟患者更多的治療可能。
2024年12月,52歲的向先生感到每次呼吸都感到無比沉重,遂輾轉來到重醫附二院尋求進一步治療。經過細致檢查,向先生被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其左主干和前三叉嚴重狹窄,生活質量受到了嚴重影響。
綜合考慮更好的遠期血管通暢和臨床預后,胸心外科團隊為此充分開展多學科聯合術前討論,最終決定為其實施全動脈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手術在重症監護室、麻醉科、心內科、超聲科和康復科等科室的緊密配合下,由胸心外科申林主任團隊主導完成。術后,向先生在短短3小時內便成功拔除了氣管插管,並在第二天正常下地參與康復訓練,其恢復情況遠超預期。
此次手術採用了創新的全動脈化心臟搭橋技術,將“動脈橋血管”替代傳統的“大隱靜脈橋血管”,其10年通暢率高達90%,保障血管通暢率的同時,最大化保障患者的心臟功能。“採用全動脈化的血管橋可進一步提升患者心肌血供,改善心臟功能及提高患者術后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達到更滿意的心臟搭橋的遠期效果。”申林表示。
向先生冠脈造影三維重建圖。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供圖
“實在是太感謝了!”病房中,重獲新生的向先生對胸心外科的醫護人員充滿了感激之情。成功的背后,是胸心外科團隊對每一個細節的嚴謹把握和對患者深切的人文關懷。
向先生及其家屬向申林主任表示感謝。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供圖
此次手術的開展,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重大突破,更是團隊力量的集大成。據悉,為進一步推廣技術,胸心外科醫生伯志祥在重慶市醫學會胸心外科學年會作了《全動脈化冠脈搭橋手術臨床實踐》匯報,並獲得了業內的高度認可。未來,重醫附二院胸心外科將繼續精益求精,探索更多心血管疾病治療的可能性,為生命的奇跡譜寫更多新篇章。(胡虹、夏金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