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小托育”托起家庭“大幸福”

——重慶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讓父母工作更安心,孩子成長更健康

2024年12月25日07:11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十二月二十四日,江北區樂孚爾托育中心,老師帶著孩子們跟家長告別。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十二月二十四日,江北區樂孚爾托育中心,老師帶著孩子們跟家長告別。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寶貝,我們出門啰,今天又和蓮蓮老師玩吹泡泡游戲,好嗎?”12月24日早上8點半,家住江北區北岸江山的鄧作麗帶著2歲2個月的女兒錢錢出門了。出了小區大門,穿過天橋,5分鐘后,她把女兒送到了樂孚爾托育中心。

迎接錢錢的是她所在班級雲朵1班的蓮蓮老師。蓮蓮老師笑著給了錢錢一個大大的擁抱,保健醫生嫻熟地查看了錢錢的健康情況並記錄在晨檢表上。隨后,蓮蓮老師領著錢錢進去,開始做晨間活動。

看著女兒進了托育中心,鄧作麗安心地去上班。此時的操場上,已經有10來個小朋友,他們騎小車、鑽圈圈,玩得不亦樂乎。

9點半,孩子們回到教室,開始吃點心。點心是雞蛋、煎餅和紅薯羹,錢錢很“老練”地拿起勺子開動起來。

10點,集中課程開始。燕燕老師用積木、雪花片搭建了一個彩色風車,“我們來吹動這個漂亮的風車,好不好?先看老師怎麼吹。”燕燕老師示范后,將小風車放到一名小朋友跟前,這名小朋友也學著老師的模樣噘著小嘴吹氣,可風車紋絲不動。排在這名小朋友之后的錢錢著急了,“我要!我要!”她喊道。蓮蓮老師則溫柔地告訴錢錢不要慌,要學會等待。

“這其實是在構建孩子們的秩序感。”據樂孚爾托育中心園長黃桂花介紹,中心所有課程都是根據孩子的年齡段設計的,涉及語言、藝術、社會、認知、運動等方面。

直到下午6點半,下了班的鄧作麗來接錢錢,“幸好有托育機構,不然真不知道怎麼辦。”鄧作麗說,父母年齡都大了,孩子一直都是她和丈夫帶。

除了沒時間,38歲的鄧作麗也遇到不少帶娃的煩惱。“在沒送到托育機構前,錢錢很挑食。”鄧作麗說。后來,聽鄰居說小區附近有托育機構,鄧作麗便和丈夫來考察了一番。“這兒環境好,而且保育人員都是持証上崗,很規范,對孩子也很細心,我們就把孩子送來了。”鄧作麗說,自今年7月將孩子送到托育機構后,漸漸地,錢錢吃飯變乖了,不再挑食,也能主動表達上廁所的意願。

據了解,樂孚爾托育中心是惠普性托育機構,於2019年開放,設置有150個托位,全日托每個月收費3500元、半日托是2100元。

“在托育問題上,居民們不僅希望‘就近托’‘普惠托’,更要‘托得好’。”江北區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轄區內托育機構都在江北區衛生健康委進行了備案登記,保育人員要求有托育資格証,他們會對托育機構進行定期督查。部分托育機構還是嬰幼兒養育照護指導中心醫育結合單位,即由醫院提供嬰幼兒養育照護方面的專業指導,讓孩子們能健康地成長。

數讀>>>

●今年全市新增托位2.23萬個﹔推動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4.03個

●全市托育機構社區覆蓋率達到39.7%,用人單位辦托25家

●目前,全市托位使用率從35.9%增長至51.53%,普惠托位佔比達40%

新聞鏈接>>>

全市新增托位2.23萬個

作為2024年重點民生實事,重慶大力發展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來自市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底,今年全市新增托位2.23萬個,提前完成全年1.1萬個的目標任務﹔推動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4.03個,提前完成全年3.7個的目標任務。

托育服務供給有哪些形式?如何提升服務質量?記者採訪了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

問:為什麼要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

答:0—3歲嬰幼兒被稱作“最柔軟的群體”,在守護他們健康成長過程中,不少家庭對“家門口托育”“單位辦托”等產生了強烈的剛需。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旨在進一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人才發展環境,以新時代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建設。

問: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有哪些舉措?

答:一是持續擴大托育服務供給。通過大力發展社區托育、用人單位辦托、幼兒園辦托班,持續擴大托育服務供給。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市托育機構社區覆蓋率達到39.7%,用人單位辦托25家。

二是持續提升托育服務質量。其中,加強宣傳引導,通過舉辦托育“開放日”活動、組織家長及幼兒參加免費體驗等舉措,讓更多公眾了解托育服務,目前,全市托位使用率從35.9%增長至51.53%,普惠托位佔比達40%。

強化財政保障,市級對普惠托育機構給予每年每生700—900元的運營補貼支持,並逐步建立生均運營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托育機構備案率增長至95.48%,較2023年增長55個百分點。

建立醫育結合聯盟,開展托育服務行業人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從業人員持初級及以上保育師資格佔比從25%提升至64.65%,醫育結合聯盟660個。(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李珩)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