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小蘿卜大產業 繪就鄉村振興好“豐”景

第十三屆趕水草蔸蘿卜節現場,直播帶貨推介草蔸蘿卜節。陳星宇攝
12月25日,第十三屆趕水草蔸蘿卜節暨綦江區草蔸蘿卜消費季系列活動在綦江區趕水鎮舉行。現場文藝表演、“蘿卜產業大腦”發布、特色產業銀行揭牌、特色蘿卜宴……好不熱鬧。
提到趕水鎮,就繞不開當地特色——草蔸蘿卜,其因形似草蔸、外色玉白而得名,先后榮獲中國氣候好產品、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和綠色產品等榮譽稱號,是綦江區農特產品重要代表之一。
如何讓小蘿卜變成“金疙瘩”?綦江區趕水鎮發展特色產業,走出一條致富路。
寫“土”文章
讓村民過上甜日子
趕水草蔸蘿卜節上,各色農產品熱賣。陳星宇攝
時下,在綦江區趕水鎮田間地頭,一片片蒼翠的蘿卜地鋪展開來,蘿卜田間處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村民們拔蘿卜、洗蘿卜、切條,一排排蘿卜條被鋪展晾晒,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趕水鎮積極探索“龍頭企業+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村村合股聯營抱團發展,引進龍頭企業落戶,形成了種植、生產、加工、儲存、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實現了特色產業和集體經濟“雙提升”,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
據統計,今年趕水鎮種植草蔸蘿卜1.5萬畝,實現連年增長擴量,綜合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戶增收2000元以上。草蔸蘿卜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眼下正是草蔸蘿卜豐收上市的時候,趕水鎮還聯動“小菜叔”“菜壩網”“黃老大土貨聯盟”“重百新世紀”等簽訂購銷協議,實現趕水草蔸蘿卜直通、直供,實現當地村民收益最大化。
動“腦”筋
開啟智慧種植模式
蘿卜產業大腦正式發布。陳星宇攝
“土特產”的生命力在於“土”,做好“土特產”文章,離不開科技賦能,讓特色產業不斷向下深耕。
在第十三屆趕水草蔸蘿卜節現場,“蘿卜產業大腦”正式發布投用。據介紹,這是一個集數據分析、智能決策於一體的智慧農業平台,為趕水草蔸蘿卜的種植、銷售等全產業鏈提供有力支撐。
“蘿卜產業大腦”融合GIS地理信息系統和大數據分析技術,覆蓋蘿卜產業發展過程中,規劃、種植、管護、加工、營銷等關鍵環節,通過全流程、可視化、高智能的鄉村產業數字化管理平台,幫助農戶隨時掌握關鍵指標,實現決策的科學化與高效化。
“當前,‘蘿卜產業大腦’正通過土壤墒情站、氣象服務站等物聯網設施,在趕水鎮構建了一個全域可視、全鏈協同的鄉村產業發展模式,從而實現產業數智監測、降本增效。”綦江區趕水鎮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未來,“蘿卜產業大腦”還將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優化數字模型,更新功能布局,給草蔸蘿卜安裝“科技引擎”。
延“鏈”條
加速產業提質升級
趕水鎮產業特色銀行揭牌儀式。陳星宇攝
“我們聚焦草蔸蘿卜產業鏈,從種源端、種植端、加工端、營銷端、品牌端發力,深化與奇味佳、瀚翔等龍頭企業合作,打造了12款具有‘綦江特色、趕水味道’的草蔸蘿卜系列制品。”趕水鎮黨委書記龔欽龍介紹。
在產業布局上,趕水鎮還形成了以草蔸蘿卜、官田黑豬“一白一黑”為主導,以“黑山羊、糯玉米、趕水米粉”為特色的“2+3”現代農業布局。官田黑豬以沁淼農業、南部A級屠宰場、“摩豆農場”數字養殖基地等為支撐,綜合產值超7000萬元。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趕水鎮產業特色銀行揭牌儀式,包括“官田黑豬”“趕水米粉”兩個特色產業銀行,為當地特色農業發展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
此外,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與趕水政府聯動首創“綦江蘿卜貸”特色產品。截至目前,累計為各類發展主體發放貸款1.22億元,其中支持蘿卜產業鏈客戶49戶、3950.98萬元,促進草蔸蘿卜全產業鏈發展。
接下來,趕水鎮將圍繞“123”高質量發展基本思路,圍繞兩大主導產業、三個特色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全力夯實“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基礎,不斷推動強鎮、帶村、富民走深、走實、走遠。(任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