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巧用"情理法"三法寶 破解矛盾糾紛化解難題

今年以來,奉節縣司法局聚焦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刻把握其內涵,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創新,巧用“情理法”工作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法,成功破解矛盾糾紛化解難題,筑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以情動人,搭建溝通橋梁。在矛盾糾紛化解中,充分發揮情感的力量,以真心換真心,以真情換真情。針對鄰裡糾紛、婚姻家庭矛盾,採用“背靠背”“一對一”方式進行調解,分頭展開勸說,將心比心幫助雙方轉化立場,促使矛盾雙方願意回到“談判桌”,心平氣和“聊家常”,有效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康樂司法所以情動人,搭建溝通橋梁,經過連續兩天的調解,運用遠程視頻、移動支付等新方式,為拖了近兩年的涉及物業管網損害的鄰裡糾紛畫上句號,涉及金額達3萬余元,以柔性方法化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以理服人,引導正確認知。除了情感上的溝通,公平司法所還注重以理服人。針對山林、土地、宅基地等地界矛盾糾紛,工作人員通過查看証據、詢問証人,幫助雙方捋順各自權利和職責,引導雙方當事人合理提出訴求,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雙方對糾紛的處置具備法治思維,最終運用“背靠背”調解法以理服人,引導矛盾雙方握手言和,化干戈為玉帛。今年以來,公平司法所到車家壩社區、紅石村、石崗鄉鹿坡村等地化解地界矛盾糾紛共1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0%,切切實實幫助群眾解決“命根子”難題。
以法為綱,確保公平正義。在情與理的基礎上,必須堅守法律底線,確保調解過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在處理違法犯罪引發的矛盾糾紛時,大多數的糾紛都源於當事人雙方對法律的不了解,僅僅用“情、理”難以解決問題。竹園司法所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聯合竹園鎮政府、竹園派出所,通過律師援助釋法析理,成功調解竹園鎮許某兵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程某祥與竹園鎮中心衛生院醫療糾紛、劉某玉與劉某中經濟糾紛,三起糾紛涉案金額高達170萬余元,以法為本化身百變“多面手”,織出守護基層的“平安網”。
據了解,今年以來,奉節縣各司法所共排查矛盾糾紛300余起,化解28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0%。為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這一目標,下一步,奉節縣司法局將不斷完善“情理法”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調解優勢,抓實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前端化解,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排憂解難,筑牢基層社會治理的“防火牆”,為平安奉節建設源源不斷注入司法行政力量。(李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四跑道啟用
- 人民網重慶12月26日電 (劉政寧、劉敏) “東方5428,重慶塔台,地面靜風,跑道03R,可以起飛。”26日12時18分,隨著東方航空公司C919飛機執飛的MU5428航班(重慶-上海虹橋)從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四跑道起飛,標志著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四跑道建成投用。…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