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三峽新風貌、新景觀、新氣象
3D紀錄電影《新三峽》在重慶首映

《新三峽》劇照。(受訪者供圖)
記錄歷史,見証變遷,謳歌時代。12月26日,大型3D紀錄電影《新三峽》重慶首映禮暨愛國主義教育及對口支援感恩回訪公益展映活動啟動儀式在重慶保利萬和影城(大禮堂店)舉行。
《新三峽》由原國務院三峽辦(現合並水利部)、重慶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和中央新影集團聯合攝制,中央新影國際傳媒承制,影片將於2025年在院線上映。
生在三峽、長在三峽、跟蹤拍攝三峽30年,影片總導演楊書華見証著三峽之變。楊書華介紹,影片通過三維立體影像技術,以電影化的語言、國際化的風格講述新三峽故事,全景式反映了三峽工程建成后三峽庫區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新風貌、新氣象、新變化和新發展。為將該片創作成一部高水准的精品力作,劇組還邀請電影《阿凡達》視效總監恰克·康米斯基等5位國際電影大師加盟,參與指導和創作。
片中,長江客輪老船長杜崇新,正執行退休前最后一次航行任務,輪船平穩穿梭在三峽,讓杜崇新回憶起三峽大壩蓄水前,船行三峽時的提心吊膽和驚心動魄﹔船工趙氏兄弟在三峽大壩建成后,變身演員在三峽景區的帆船上表演劃槳、喊號子﹔當年的移民余勝清,如今已是長江口崇明島上的市政工人,多年后重返故鄉雲陽,看到舊貌換新顏的情景恍若隔世﹔6歲的小姑娘石婉玉在蘇州學習昆曲,后又回到家鄉重慶學習川劇,舉手投足間向世界傳遞著故鄉的嶄新面貌﹔三峽題材攝影師佘代科,幾十年如一日記錄三峽變化,累計拍攝了幾萬張照片,年過古稀的他再次背上攝影器材,又踏上了拍攝三峽的行程……《新三峽》時長60分鐘,演繹了5組平凡人物的故事,以小見大、以情動人,表達對三峽工程、三峽人民的謳歌與贊美。
據介紹,以本次首映禮為起點,將開展一系列以“三峽情·中國心”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及對口支援感恩回饋公益展映活動,擬通過100場公益觀影活動、100位公益傳播大使、100個公益支持機構,以紀錄電影《新三峽》為載體,展示發展成就、宣傳三峽精神、傳遞愛國情懷。在當天的活動中,片方為44名公益傳播大使頒發了聘書。(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周雙雙 實習生 張敏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四跑道啟用
- 人民網重慶12月26日電 (劉政寧、劉敏) “東方5428,重慶塔台,地面靜風,跑道03R,可以起飛。”26日12時18分,隨著東方航空公司C919飛機執飛的MU5428航班(重慶-上海虹橋)從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四跑道起飛,標志著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四跑道建成投用。…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