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原創

尹國喜:做實“三篇文章” 奮力譜寫多彩綦江樂章

2025年01月20日21:30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在2025重慶兩會期間,人民網重慶頻道、“成渝發布”微信公眾號推出“人民會客廳——2025重慶兩會高端訪談”,圍繞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保障、營商環境等話題,來看看代表委員們怎麼說?

人民網重慶1月20日電 2025重慶兩會期間,重慶市人大代表、綦江區委書記尹國喜做客人民網重慶頻道、成渝發布“人民會客廳——2025重慶兩會高端訪談”時表示,2025年,綦江區將緊緊圍繞“產業升級、城市提質、土特產”三篇文章,助力綦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

尹國喜做客人民網重慶頻道、成渝發布“人民會客廳——2025重慶兩會高端訪談”。鄒樂攝

尹國喜做客人民網重慶頻道、成渝發布“人民會客廳——2025重慶兩會高端訪談”。鄒樂攝

聚焦小齒輪

做好“產業升級”文章

工業園區裡,“綦江造”齒輪正在加快制造。陳星宇攝

工業園區裡,“綦江造”齒輪正在加快制造。陳星宇攝

“綦江區有著悠久的制造工藝歷史和深厚的技術底蘊。”尹國喜介紹,當前,結合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綦江區正大力推動齒輪等產業轉型升級。

據悉,齒輪是“綦江造”系列中最具標志性的產品,這個產品歷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成規模化生產是在1953年,新中國的第一批汽車齒輪1953年誕生在綦江。然后,經過改革開放,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工藝,綦江成為全國齒輪生產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縣級市,也獲得了“中國西部齒輪城”的美稱。

近年來,隨著科技和智能不斷賦能這個行業,傳統的齒輪產業經過轉型升級,結構優化,正不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如今,綦江齒輪代表的更是“硬核”的科技。

在用途方面,綦江齒輪適用於石油鑽井輸油等方面,通過它可以控制石油的流量。在材質方面,它使用的是一種“合金金屬粉體”材料。在工藝方面,它採用的是世界領先的粉末冶金工藝——超純納米銅粉工程化制備技術,被納入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性能方面,與傳統齒輪相比,它精度更高、強度更好、噪音也更低。

目前,綦江區的齒輪上下游企業有近100家,具備年產2000萬件全種類齒輪的生產能力,主要為新能源汽車、摩托車、重型卡車等汽車生產及無人機、石油勘探等領域的產品設備配套。

提升醫療服務

做好“城市提質”文章

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效果圖。綦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效果圖。綦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2022年5月,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落地綦江,是渝南黔北唯一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也將服務整個渝南黔北地區。

據介紹,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編制有2000張床位,將1:1復制江蘇省人民醫院18個國家重點專科、34個省級重點專科,根據渝南黔北地區的常見病情況和科室條件,目前已經移植了12個臨床學科。管理方面,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包括院長在內的一半以上的院班子成員是江蘇省人民醫院選派的。

“從2022年到現在,醫院兩年來的變化可以說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尹國喜介紹。

在人才方面,江蘇省人民醫院先后派了200多位專家支援綦江,常態的有20多位專家駐點綦江。

在科研方面,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已獲重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14項,在全市區縣醫院中第一。

在技術方面,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開創1個全國首例、8個西南地區首例。1個全國首例是“脈沖消融治療難治性室性早搏”手術。8個西南首例包括人工心臟植入術、5G遠程機器人超聲導下的高難度經皮腎鏡手術等。兩年累計開展手術近3萬例次,心臟病急危重症外轉率下降50%。

突出特色優勢

做好“土特產”文章

東溪古鎮一角。綦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東溪古鎮一角。綦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綦江區圍繞“土特產”文章,不斷打造區域中心城市品牌支撐。

據介紹,綦江區因農民版畫獨特的藝術魅力,被先后授予“農民版畫之鄉”“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等稱號。作為綦江農民版畫的重要發源地,東溪古鎮歷史悠久、原生態、民族文化豐富。

東溪古鎮有著“巴渝第一場·鹽馬古道津”的美譽。東溪古鎮是重慶有確切建場時間記載的最早古鎮,早在公元前202年就建了場鎮,名為萬壽場,距今已有2227年歷史。東溪古鎮是過去川鹽入黔最后的節點通航的碼頭,四川自貢的鹽沿著長江水道到這裡上岸,然后從陸路到貴州。

同時,東溪古鎮還有不可移動文物209處。其中,有建於明代洪武年間、距今655年的太平橋等市級文物25處﹔以南華宮、萬天宮為代表且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2處。

此外,東溪古鎮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各個年代的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在美食方面,東溪古鎮有“簸箕宴”、東溪豆腐乳、黃荊豆花、純手工古法制作的老太婆豆腐干、重慶地標菜東溪黑鴨子、宮廷秘方清泉魚等40種特色美食。

2025年,綦江區將做好“產業升級、城市提質、土特產”三篇大文章,加快構建一個五百億級輕合金材料產業集群、三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一個五十億級綠色能源產業集群和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著力提升區域中心城市經濟支撐﹔在教育、醫療、文旅、消費、物流等方面發力,實施“高校入綦”行動,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建好用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籌辦好市八運會,著力提升區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支撐﹔把綦江的特色文化、特色物產、特色美食、特色美景挖掘好、包裝好、推廣好,打造具有辨識度的城市IP,著力提升區域中心城市的品牌支撐。(劉政寧、胥世鵬)

(責編:莢天宇、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