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專題關注

科學城高質量發展態勢向上向好

2025年01月26日14:47 |
小字號

近日,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下稱“科學城”)經濟工作會議正式舉行。2024年前三季度,科學城GDP增速達7.6%,顯著成績標志著科學城的高質量發展態勢持續向上向好,為“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並為“十五五”的良好開局打牢了根基。

航拍科學城。何超 攝

航拍科學城。何超 攝

科學城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動能、現代制造業底座打造、民生福祉等方面不斷尋求突破和增進。

有效需求的不斷釋放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2024年,科學城項目投資加速放量,中子科學基地等50個項目順利開工,拓維信息智能計算硬件制造基地等55個項目成功投用。同時,牽頭實施的32個市級重點項目年度投資完成率高達150%,預計全年完成投資增速位居中心城區第一。

消費是傳統“三駕馬車”之一,其潛能也被有效激發,通過深化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開展“愛尚重慶·惠聚高新”金秋消費季等活動,社零總額降幅逐季收窄,三季度實現轉正。

外貿外資方面同樣表現出色,加工貿易基本盤企穩,全國首個阿裡巴巴淘天集團跨境進口保稅倉等9個項目落地,“渝車出海”行動實現整車保稅進出口額45億元,增長11%。

科技創新動能強勁,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2024年,科學城科創平台不斷匯聚,嘉陵江實驗室揭牌籌建,金鳳實驗室挂牌首個重慶實驗室,工信部火炬中心西南中心加快落地,國家健康戰略資源中心投運,新增國家級科創平台2家。

嘉陵江實驗室揭牌儀式。 何超 攝

嘉陵江實驗室揭牌儀式。 何超 攝

系列動作成果頗豐,譬如就在前不久,金鳳實驗室舉行年度科技成果發布會,集中發布了6項重點科技成果,涵蓋空間多組學技術及智算平台、人工智能病理診斷及藥物設計優化等方面。

創新主體體系架構也日臻完善,使得新增科企508家、高企148家、專精特新企業86家、獨角獸和瞪羚企業12家。此外,創新生態的持續優化,更是為科技創新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在產業發展方面,科學城持續發力,取得了顯著成效。

全年,科學城新簽約壁虎科技等項目超100個,其中50億級項目5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超320億元。新實施智改數轉項目50個,新增數字化車間6個,預計工業投資增長15%左右。

數據顯示,先進制造業集群不斷壯大,1-11月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產值分別增長55.6%、4%。現代服務業也加快發展,集聚軟件企業超1800家,規上軟信服務業營收增長37.9%。

奧鬆半導體8英寸MEMS特色芯片IDM產業基地一期項目FAB主廠房封頂。 雷鍵 攝

奧鬆半導體8英寸MEMS特色芯片IDM產業基地一期項目FAB主廠房封頂。 雷鍵 攝

作為重慶電子信息產業“主引擎”的科學城,還將目光投向了集成電路產業生態——推動奧鬆半導體、意法半導體等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重點產業項目落地,提速引進一流設計、材料和設備供應商,通過設計、封測、設備、材料等多個領域的創新發展,打造全國最大功率半導體產業基地和集成電路特色工藝技術高地。

科技創新增效賦能和現代制造業培育壯大並重,科學城促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核心器件、集成電路、軟件信息、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形成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有力夯實重慶現代制造業的堅實底座。

此外,科學城還注重改革突破和民生福祉的增進。

科學城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在民生方面,一體提升城鄉功能品質,切實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大力發展社會民生事業,讓人民群眾共享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數據顯示,全年,新增城鎮就業2.65萬人,新增大學生就業創業1.3萬人﹔保交樓交付率100%,保交房交付率97.3%﹔全區村均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新增中小學學位1440個,每千人口托位數全市第2。

科學會堂正式啟用。雷鍵 攝

科學會堂正式啟用。雷鍵 攝

城鄉面貌也日新月異,科學會堂投用,金鳳隧道等10個項目通車,新增慢行系統20公裡、停車泊位3425個,城市綠地率增至36.9%。

金鳳隧道(中心城區段)主線正式通車。 雷鍵 攝

金鳳隧道(中心城區段)主線正式通車。 雷鍵 攝

在2024年高質量發展態勢向上向好的同時,科學城也清醒認識到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在2025年,科學城將繼續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搶抓國家政策紅利持續疊加釋放的機遇,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激發需求潛力,深化改革攻堅,增進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風險,推動科學城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

具體來說,作為建設現代化新重慶的重要引擎,科學城確定了今年經濟發展目標:GDP增長8%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投增長8%,社零總額增長5%……以相對較快的經濟增速,更好以一域服務全市大局。

堅決扛起“經濟發展主戰場”的使命擔當,釋放全力以赴“穩增長促發展”的強烈信號,到2027年,科學城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GDP將邁上千億元大關。(重慶高新區融媒體中心)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