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重慶銅梁:巧手剪出新年味

銅梁區安居古城“非遺年集”年味濃。黃亞輝攝
“安居古城趕年集,剪紙有攤位,去不去?”
“去!”
新春將至,重慶市銅梁區安居古城“非遺年集”拉開帷幕,銅梁二中的教師袁誼、趙俊帶上12幅作品欣然前往。早上9點,臨上車前,趙俊心頭忐忑,“我總感覺落了東西,袁姐,你再想想。”
“對,少拿了剪刀,萬一有人想學,現場就能體驗。”二人又返回辦公室,整理好剪刀、剪紙,這才急匆匆地往安居古城趕去。
袁誼介紹自己的剪紙作品。黃亞輝攝
9點40分到現場,“非遺年集”正上新,木雕、扎龍、年畫、對聯等攤位有序進行准備。袁誼、趙俊二人按照主辦方的規劃,迅速找到屬於自己的攤位,鋪上桌布,碼好剪紙、剪刀,把一幅幅作品擺放整齊。
擺作品,勾起回憶,一張張剪紙,剪出二人的青春年華。
“小時候,長輩們剪窗花,精巧美妙的樣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袁誼看著手裡的作品,喃喃道:“十年前,身體不適,休息期間才把剪紙撿起來,越剪越喜歡,還在學校開了特色課程,帶著娃娃們一起剪。”
袁誼手巧,所剪作品極具傳統特色,線條勾勒細致,以祝福、吉祥等寓意為基准,用對稱、對比等空間排比營造出獨有的藝術表現。
“老鼠是獸,下面的葫蘆上有錢幣。寓意‘福祿壽’。”說起剪紙,腼腆的袁誼止不住話,“我的靈感從生活中來,我看到家裡的貓在嬉戲,突然靈光乍現,剪了一幅靈貓扑蝶,貓、蝶取‘耄耋’之意,是祝福老人長壽的。”
作品擺放完畢,趕巧遇到火龍隊伍彩排,涌進來一群孩子看熱鬧。一曲舞龍罷,孩子們在集市裡閑逛,被剪紙作品吸引。
“阿姨,這個剪紙要售賣嗎?”
“阿姨,剪紙難不難,我可以試試嗎?”
袁誼、趙俊教孩子們剪紙。黃亞輝攝
“不難的,我來教你們。剪好回去貼在門上,過新年,圖個喜慶。”趙俊為孩子們分發工具,“藝術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每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有創新就會有味道。”
趙俊接觸剪紙已有6年,她的剪紙風格靈動時髦,大塊剪裁突出創作巧思,更加突出創作時刻的情感表現,《雙兔報喜》《金雞鳴春》等作品演繹出濃厚的新春年味。
午飯時間到,孩子們一溜煙兒回家,攤位前的二人拿出備好的午餐,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
“袁姐,娃娃們用自己的剪紙裝飾家裡,還挺有意義的。”趙俊笑著說:“從咱們平時工作和今天的場面來看,孩子們還是對剪紙感興趣哩。”
“可不嘛!”袁誼用筷子指著面前的剪紙,“咱們今年一定要把剪紙教材編出來,讓娃娃們從小就了解、愛上剪紙,這門技藝才能傳承,才能紅火。”
趙俊進行剪紙創作。黃亞輝攝
小剪紙巴掌大,貼上窗、擺上桌,紅紅火火過大年。
下午2點半,在火龍上下翻飛、焰火融融的表演中,非遺年集開市,袁誼、趙俊也放下手裡的剪紙活計看熱鬧,她們的雙眸裡,滿滿的全是對來年的盼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新春走基層 | 重慶銅梁:巧手剪出新年味
- 銅梁區安居古城“非遺年集”年味濃。黃亞輝攝 “安居古城趕年集,剪紙有攤位,去不去?” “去!” 新春將至,重慶市銅梁區安居古城“非遺年集”拉開帷幕,銅梁二中的教師袁誼、趙俊帶上12幅作品欣然前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