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地鐵站“修進”小區 矛盾何解
近日,有群眾在網上發帖稱,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果塘路站“修進”某小區內,地鐵出入口建筑將佔用小區用地,小區業主不同意通道導改方案,導致施工進度受阻,“有可能會延遲開通甚至取消該站點”。同時,也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詢問果塘路站建設進展。
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網友留言截圖。
人來人往的地鐵站為何會“修進”居民小區內?群眾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人民網記者前往現場了解。
地鐵站“修進”居民小區 業主反映事先並不知情
2025年1月14日,記者來到果塘路站附近的青河苑小區。該小區於2005年左右建成,是一個封閉式小區,6棟居民樓住了700多戶人家。
從布局看,6棟居民樓分布在肖家河大橋兩側(4、5幢居民樓位於同一側,靠近小區大門﹔6、7、8、9幢樓位於另一側),橋下通道是小區內部互通的人行和車行道,同時也是小區6、7、8、9幢樓業主們開車進出小區的必經之路。
青河苑小區示意圖。6、7、8、9幢樓業主,需經箭頭所示橋下通道出入小區。該通道將因軌道站及出入口下一步施工被實施全封閉。
正在進行車站主體施工的果塘路站位於肖家河大橋正下方,為一處地下站。記者在現場看到,因車站修建,橋下方已拉上施工圍擋,僅留下一條寬3米多的通道供小區業主和車輛通行。
果塘路站位於青河苑小區中庭內部道路下方,車站規劃的3個出入口建筑體將永久佔用小區用地。周小平攝
在該小區公示欄上,張貼著果塘路站建設基本信息及即將開展的道路導改方案公告。信息顯示:青河苑橋下通道為6—9幢車輛出行唯一通道,施工過程中土石方及材料將採用垂直吊裝連續施工,屆時若通道上仍有車輛和人員通行,安全風險極高﹔小區施工通道南側部分位於該站3號出入口開挖范圍內,出入口施工期間該通道需要封閉。公告中提出了七個道路導改方案,來保障全封閉施工期間小區業主能夠正常出入。
“建設軌道交通大家都很支持,近距離施工對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大家都不說啥了,但站點的出入口哪能修在我們小區裡面來呢?”業主段先生表示,果塘路站2022年就開始施工了,之前隻知道小區附近要修軌道15號線,但對出站口具體修在哪兒、出入口建筑要永久佔用小區公共用地等並不是很清楚,“之前也沒有人來詳細給我們說,大家都以為施工只是臨時佔地,后來得知出入口建筑要永久佔用小區幾百平方米用地,大多數業主都表示反對。”
小區公示欄張貼著果塘路站信息及施工道路導改方案公告。周小平攝
記者從公示欄中看到,果塘路站為地下三層,地面一層明挖站,車站共設7個地面出入口,其中1號出入口、2D號出入口和3號出入口等附屬結構將永久佔用青河苑小區綠化用地。
“果塘路站原本不在青河苑小區內,因站點調整,我們施工晚進場了14個月。”果塘路站施工方——中國中鐵該標段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目標工期,果塘路站主體本應在2024年6月完工,但目前施工進度受到嚴重影響,施工成本也大幅增加,其中僅3個出站口佔地補償金評估就要530余萬元。“現在因佔地問題與小區業主尚未達成一致,道路導改方案未通過,出站口施工也遲遲無法開啟。”
建設主管部門:站點優化是為方便更多群眾出行
記者查詢於2020年公開的《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工程九曲河東站至兩江影視城站環境影響報告書》得知,果塘路站原站點位置距青河苑小區相差200米左右。
規劃為何調整?記者聯系上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建設業主單位——重慶市鐵路集團,該集團工作人員表示知道車站位置調整這件事,但對於為何會作出這樣的調整不太清楚:“應該是當地政府考慮到該區域經濟發展和周邊居民出行的原因”。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軌道交通建設處相關負責人則表示,與當前站點選址相比,之前站點覆蓋的居民小區和人群要少很多,當地政府在收到群眾的相關呼吁后,由建設單位在政策范圍允許內對站點布置進行了優化,主要是為了更均衡服務肖家河兩岸群眾的出行。在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也會對建設信息進行公開,把建設情況及時告知群眾,“希望群眾對軌道建設多些理解和支持,軌道盡快建好,也會減少施工對周邊居民生活帶來的影響”。
記者了解到,目前,渝北區規劃、住建部門和相關街道、社區、施工方、業主單位已共同組成工作小組,協調相關事宜,並在小區內設立了群眾接待工作點,從2025年1月7日開始,工作人員在工作時間內,每天到現場答疑和收集建議。
群眾接待工作點一陳姓工作人員介紹,因果塘路站施工點與小區“零距離”,施工帶來的噪音、粉塵、佔地等問題對小區業主生活帶來持續影響,街道社區等各方也在積極協調解決,比如重新修復小區健身器材、租房來增加小區業主室內娛樂活動空間、在小區計劃新開辟出入通道保障群眾出行等,希望最終能與業主達成一致意見,推動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順利建設。
專家:前期工作做多做細,后期才能少些扯皮和麻煩
針對青河苑小區的情況,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重慶城市治理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春甫表示,民生工程就是要為民眾的衣食住行服務。為更好地服務當地居民出行,政府對軌道站點規劃進行適當調整,這一做法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公眾出行便利,其出發點是好的。但政府在進行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更新的時候,首先要做好重大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要充分考慮施工等對老百姓的生活影響,同時做好信息公開和公示措施,充分收集來自公眾的意見,以便及時化解風險。
郭春甫認為,項目如果在前期規劃建設上未能充分考慮對沿線居民生活的影響,沒有提前獲得公眾的同意和諒解,最終也將引發矛盾。城市建設工作隻有提前做多做細,后期才能少些扯皮和麻煩,也有助於避免資金的無益消耗和施工工期的延宕。讓百姓叫好的項目才是人民滿意的民生工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