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
重慶今年重點實施“八大行動”

2月10日,2025年重慶市推進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建設新聞發布會召開。發布會提出,2025年是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建設的“突破攻堅年”,按照“新春第一會”的安排部署,我市制定了《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2025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實施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八大行動”。
發布會上,市城市治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春奎介紹有關情況。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殷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金偉,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席紅,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鄒瑜,市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軍國回答記者提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張瓊主持發布會。
實施“八大行動”
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加快“施工”
《方案》提出,將以“大綜合一體化”治理為牽引,以三級治理中心為支撐,以中心城區為主陣地,重點實施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八大行動”。
著眼營造“宜居宜業”城市環境,我市將實施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李春奎介紹,我市將啟動全域城市環境治理,開展“百路千巷”環境治理提升行動,成片連片推進城市更新,推動觀音橋商圈片區等15個城市功能品質提升示范項目建設,滾動推進163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建設,新增1000公頃城市綠地、100個口袋公園。
著眼解決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我市將實施交通緩堵促暢攻堅行動。具體包括:加快推動10條225公裡在建軌道線路建設,建成軌道交通6號線重慶東站段、4號線西延伸段,年底前軌道運營裡程將達到593公裡。
著眼保障城市運行安全,我市將實施城市本質安全提級行動。聚焦影響城市安全的重點行業、重點場所和市政道路、橋梁隧道、地下管網等重點設施,推進安全韌性城市建設﹔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強化地下管網治理,年底前中心城區人口密集區域燃氣、供水、排水、油氣長輸“四類管線”數字孿生率力爭達到100%。
著眼推進城市高效運轉,我市將實施中心城區行政執法“大綜合一體化”突破行動。在推進全市行政執法“大綜合一體化”改革基礎上,我市將做精做細中心城區行政執法改革,完成城市噪聲污染、旅游景區、夜市攤區等6個執法監管“一件事”,深化“信用+執法”綜合場景應用。
著眼創造高品質生活,我市將實施優質公共服務擴面行動。具體包括:加快在中心城區、渝西地區、渝東新城創建一批“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提速補齊養老服務站、菜市場、口袋公園等公共服務設施短板。
著眼煥發城市文化活力,我市將實施城市文明治理提質行動。中心城區一體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將加快推動,年底前爭取中心城區提名率和創成率達到100%。
著眼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我市將實施基層治理現代化躍升行動。持續迭代黨建統領“141”基層智治體系,探索建設基層治理共同體,打造20個“渝鄰匯”社區綜合服務體。
著眼提升數智化治理水平,我市將實施智慧高效治理突破行動。推動各級部門、企事業單位公共數據全面歸集共享,國企、醫院等公共數據盡快歸集賦能,貫通工程渣土治理利用、橋隧智慧管理等應用累計達到260個。
城市安全有“韌性”
“建好路、管好車、用好數”緩堵促暢
“重慶將著力構建具有重慶辨識度的安全韌性城市建設體系,努力提升安全韌性城市水平。”鄒瑜介紹,我市正構建“三環八制”城市安全風險閉環管控機制。
“三環”就是通過三個環節,也就是聚焦風險管控、隱患整治、應急處置這3個事故災害管控的主要環節,著重建立“八個機制”,即建立完善責任到人、精准研判、分級管控等8項制度,構建城市安全風險閉環管控體系,讓群眾和政府雙向發力,共同推動城市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讓城市安全有“韌性”不“任性”。
“針對當前影響城市安全的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場所、重點設施和重點問題,我市將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大起底。”鄒瑜介紹,2025年,全市將整合升級國省縣道及農村道路視頻鏡頭設備﹔將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227個、3011萬平方米,基本實現存在安全隱患的自建房整治全覆蓋。
針對老百姓出行難,道路交通擁堵問題,李春奎提到,我市堅持“建好路、管好車、用好數”,推進中心城區緩堵促暢工作。
在統籌上,市城市治理委員會將充分發揮“統”的作用,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中心城區擁堵情況提出需要解決問題的清單,由市城市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統籌進行問題集中研判和制定治理方案,按設施權屬交由轄區組織實施整治。
在協同上,中心城區緩堵促暢攻堅行動將由公安、住建、城市管理、交通等部門多跨協同,採取堵亂點小切口治理、優化完善交通管理等8項工作舉措推進該行動。
據介紹,今年,我市計劃完成渝中區一號橋等60個以上的堵點亂點小切口治理,金州大道、學府大道等60處道路交通組織措施優化,完成沙坪壩區鳳天路、北碚區天生路等50條道路及附屬設施綜合整治、60條公交線路優化以及九龍坡冶金村社區等100個社區停車綜合治理。
規范涉企執法
增強三級治理中心協同實戰能力
推進中心城區行政執法一體化是“大綜合一體化”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八項重點任務之一。殷潔介紹,今年將聚焦群眾關切,打造綜合行政執法場景。
例如,針對群眾關切的中心城區旅游景區行政執法存在的職能職責不清、多頭執法等問題,本次改革明確由市文化旅游委牽頭,市市場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以及渝中區、沙坪壩區等配合,打造中心城區旅游景區綜合行政執法場景。
“我們還將全面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優化‘綜合查一次’工作機制,減少對企業的干擾。”殷潔表示,我市將推行“掃碼入企”“承諾免檢”“輕微免罰”等工作機制,更多採用柔性執法方式,對依法可以採用提醒、告知、勸阻等方式處理的,不予處罰或者免予處罰。
“今年,我們將以全面深化數字中國建設綜合試點為契機,以數字重慶建設為引領,提升一體化平台基礎支撐能力,增強三級治理中心協同實戰能力。”胡軍國說,我市將迭代擴容“渝快政”,提升優化三網融合的政務服務總入口“渝快辦”,推進醫療費用報銷、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購房等20余個國家重點“一件事”落地實施,提升城鄉居民醫保、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等80個高頻事項共享率。
“我們還將著力構建惠民利企應用體系,加快推動家醫在線、三醫協同等服務應用貫通實戰,持續做優城鄉居民醫保退費、自用充電樁報裝等200余項服務。”胡軍國表示。
聚焦中心城區
城建領域展開“六大攻堅行動”
“我們將運用AI主動識別解決規劃沖突,持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提升國土空間開發質量和效益。”金偉提到,我市將加快“2小時重慶”交通圈建設,優化渝西地區、渝東新城城市空間規劃布局,加快打造萬州、永川市域城市副中心和黔江等區域中心城市。
同時,圍繞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15分鐘步行范圍內,統籌配置生活、教育、醫療等各項功能、設施和空間,構建功能復合、布局均衡、服務精准、舒適便捷、安全韌性的現代化生活空間單元。
席紅介紹,今年,我市將聚焦中心城區這一主陣地,實施城市建設“六大攻堅行動”:
實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將加快科學城隧道等21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並開展山城步道、人行過街設施以及軌道站點便捷性提升等惠民工程建設﹔
實施提升軌道交通分擔率攻堅行動,滾動開通軌道站點出入口﹔
實施排水管網建設改造攻堅行動,完善“廠網一體”運行機制,消除雨污混接,暢通雨水排放通道﹔
實施城市片區更新攻堅行動,用“微改造”手法來推動小區、社區、街區連片更新,重點推動嘉賓裡片區等15個城市更新項目建設﹔
實施城中村改造攻堅行動,推進九龍坡區上游五社等163個城中村改造項目,今年將完成3萬戶城中村改造任務﹔
實施兩江四岸整體提升攻堅行動,重點打造曾家岩濱江片區等示范項目,陸續開放朝天門項目等公共空間區域,以實現串珠成鏈、成片拓面、整體大美的國際大都市濱江風景線。(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崔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