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推薦

2025年重慶怎樣推進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

抓好“三個加快” 實現“三個新突破”

2025年02月12日07:50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2月11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建設“六區一高地”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圍繞2025年重慶怎樣推進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介紹有關情況。

發布會提出,按照“新春第一會”的安排部署,我市將重點抓好“三個加快”、實現“三個新突破”,完善大城市帶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推動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城鄉大美共同繁榮的圖景加快呈現。

發布會上,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米本家介紹有關情況。市委農業農村工委委員、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莫杰,市規劃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金偉,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擁軍回答了記者提問。

抓好“三個加快”

力爭今年底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至2.23︰1

去年,重慶通過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三位一體”,推動小縣大城、強鎮帶村、強村富民“三管齊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力實施“四千行動”,不斷在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優化空間布局中釋放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2024年,主城都市區與山區庫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縮小至1.7︰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24︰1,較2023年降低0.04。

米本家表示,為加快推進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2025年重慶將重點抓好“三個加快”、實現“三個新突破”,力爭到2025年底,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至2.23︰1。

具體而言,抓好“三個加快”、實現“三個新突破”是指——

加快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在以城帶鄉以工促農上取得新突破﹔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上取得新突破﹔

加快促進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在健全城鄉融合帶動鄉村振興發展機制上取得新突破。

以加快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在以城帶鄉以工促農上取得新突破為例,將重點做好三個方面工作。

首先在增強重慶中心城區輻射帶動能力方面,重點實施產業引領、創新策源、開放帶動、服務示范、中心城區賦能“五大行動”,中心城區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市比重達到42%﹔

其次在增強區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方面,重點支持萬州、永川打造城市副中心,提升黔江城市集聚力和區域服務能力,提升15個潛力地區區縣城鎮化水平,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

最后是在增強小城鎮服務“三農”功能方面,重點是總結推廣“小縣大城”“強鎮帶村”試點經驗,謀劃建設一批中心鎮,因地制宜培育發展以文化旅游、農產品加工、商貿等為特色的產業強鎮。

迭代抓好“四張清單”實施

力爭今年中心城區以外區縣城鎮化率達63%

今年中心城區以外區縣城鎮化率要達到63%,如何實現這一既定目標?

“我們將圍繞深入推進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區縣域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協同互促、現代化重慶都市圈建設、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水平提升等領域,迭代抓好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四張清單’實施,加快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米本家說,將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將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將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目前正在圍繞人才落戶、租房落戶、就業創業落戶等研究制定進一步放寬城鎮落戶限制的政策舉措,促進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舉家落戶。

二是強化產業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支撐作用。將注重以產興城、產城融合,中心城區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生產性服務業集群,支持周邊地區面向中心城區整車、整機、整裝積極發展整零配套,推動產業梯次配套,加快構建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協同互促新格局。

三是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將以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推動城市精細化更新、人性化改造、數字化賦能,大力推進城建“六大攻堅行動”,統籌推進老舊小區、街區、廠區、校區集中連片更新,積極盤活存量,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工程”,打造宜居宜業的高品質城市生活空間。

“與此同時,為了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留得下來、住得安心,我們還構建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陳擁軍說。

目前,農業轉移人口最迫切期盼的就是能進城安家落戶。為進一步完善農業轉移人口的住房保障體系,重慶將把在城市穩定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住房保障范圍,構建分層分類、租購並舉的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實現農業轉移人口住房保障全覆蓋。

比如,通過公租房提供兜底性保障、通過保租房提供階段性保障、通過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提供長久性保障,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留得下來、住得安心。

以通過公租房提供兜底性保障為例,我市公租房在全國率先打破戶籍限制,農業轉移人口與本地城鎮戶籍人口享有同等申請資格,凡是在中心城區穩定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滿足住房、收入標准條件就可以申請市級公租房。

縱深推進巴渝和美鄉村建設

力爭今年達標覆蓋率達60%以上

據介紹,巴渝和美鄉村建設主要包括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治理等方面的內容。

去年,重慶動態排查農村黑臭水體1255個、299萬平方米,25個區縣實現動態清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治理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別達到87.8%、100%、75%,累計建設巴渝和美鄉村達標村3633個,農民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莫杰表示,今年,重慶將按照“院內院外干干淨淨、村容村貌漂漂亮亮、農民生活平平安安、鄰裡之間和和睦睦”的標准,縱深推進巴渝和美鄉村建設。重點做好提高農民現代生活水平、連片推進巴渝和美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補齊公共基礎設施短板四個方面工作。

比如,在提高農民現代生活水平方面,將加強農村“水、電、路、通信、物流”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2000公裡,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3.4%,鼓勵公共充換電設施延伸至農村等,力爭2025年,巴渝和美鄉村達標覆蓋率達60%以上。

“與此同時,為推進村鎮建設與產業發展同步協調,我們將重點採取三方面舉措。”陳擁軍說,一是提升農房質量安全水平,讓鄉村更“安居”﹔二是建巴渝新村創美麗城鎮,讓鄉村更“宜居”﹔三是營造整體大美新圖景,讓鄉村更“樂居”。

以建巴渝新村創美麗城鎮,讓鄉村更“宜居”為例,重慶將以巴渝新村建設為抓手,實施農房集中連片更新提質行動,推進四季果園、綠色菜園、美麗田園、生態花園、宜居家園“五園共治”,同步推動農文旅商融合發展,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巴渝民居,整體提升鄉村風貌,培育發展新業態,把“家門口的風景”變成“家門口的就業”,實現“家門口的增收”。

村庄規劃是鄉村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是鄉村振興的“底圖”“藍圖”和“施工圖”。通過科學規劃,既避免盲目開發導致的資源浪費,又引導資源相對集中投放,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能。

金偉表示,為此重慶將從四個方面持續提升村庄規劃質量和實效,更好服務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首先是加強規劃科學性,引導各類資源科學投放﹔其次是增強規劃靈活性,分類保障發展需求﹔三是提升規劃實效性,持續深化“多規合一”﹔最后是注重規劃支撐性,守牢糧食、生態、安全底線。(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趙偉平)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