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鬆山醫院:警惕小小檳榔誘發口腔疾病

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看到有人嚼著檳榔,享受著那種獨特的刺激感。然而,這小小的檳榔,卻可能隱藏著口腔疾病的健康危機——特別是它與口腔癌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什麼是口腔癌
顧名思義,那就是生長於口腔范圍內的癌症。口腔中的各種結構表面覆蓋有一層由鱗狀細胞構成的黏膜,當鱗狀細胞的生長失去控制的時候,就會導致癌症。那麼,在什麼情況下,鱗狀細胞生長會失去控制呢?
重慶鬆山醫院口腔科楊彥春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鄒孟韓表示,當細胞受到外界刺激因素過多,就極有可能遭到破壞從而失去控制、走向癌變的不歸路。
示意圖。重慶鬆山意圖供圖
鑒於口腔粘膜實在是一種非常脆弱的結構,刺激因素可以說非常之多,抽煙、喝酒、HPV感染等都是口腔癌的易感因素,而檳榔,同樣位列其中。
有人不禁疑惑:“抽煙、喝酒這些明顯的不良習慣會導致口腔癌,這還比較好理解,可檳榔嚼完就吐了,怎麼也會引發口腔癌呢?”
其實早在2011年,《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志》發表的研究就表明,在流行嚼檳榔的國家和地區,口腔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原因在於,檳榔質地非常堅硬,而我們的口腔黏膜卻十分脆弱,為了適應這個超出其承受能力的硬物,口腔黏膜不得不過度增厚。每一次咀嚼檳榔,對口腔黏膜來說都是一次“摧殘”,可能會迫使黏膜細胞增殖成千上萬次。尤其對於那些一下午就能吃完一整包檳榔的人來說,黏膜細胞遭受的刺激更為頻繁。
雖說每次鱗狀細胞分裂增殖發生癌變的幾率微乎其微,但當這種刺激無限次疊加,癌變的概率就會呈指數級上升,最終達到“生長失去控制”的階段,口腔癌便隨之而來。此外,檳榔本身含有的某些成分也具有致癌作用,進一步增加了患癌風險。
口腔癌如何辨別與預防
一般來說,口腔癌的症狀可以說非常明顯。常常表現為:結節、腫塊、潰瘍、炎症長期不愈、疼痛、麻木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檳榔只是引發口腔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並非唯一因素。
如果你有長期嚼食檳榔的習慣,建議盡早預約口腔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對症處理。若不幸已經發展到癌症階段,目前針對口腔癌主要採用以手術根治性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原則,並配合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輔助手段,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重慶鬆山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