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民宿+農耕文化解鎖“花樣玩法”
重慶“村游”經濟火出圈

二月二十三日,大渡口金鰲村雲上田園景區,市民們徜徉在郁金香花海中,感受美麗鄉村。特約攝影 鐘志兵\視覺重慶
“奔縣游”“鄉村游”是近年來的旅游“新風向”。近日,市文旅委推出“2025重慶春季旅游季”活動,我市將推出踏青賞花、休閑運動、民俗文化、鄉村美食等200多項春季主題文旅活動。賞爛漫繁花、觀鄉村美景、品特色民俗……這個春天,重慶“村游”熱度持續攀升。
2月23日,來自多家OTA(在線旅行社)平台數據顯示,重慶預訂春游產品的第一波高峰來臨,其中賞花游熱度飆升,近一周來,相關景區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超40%。
“賞花游”秀出“花”外真功夫
每年春季,鄉村賞花游以原生態、鄉土味等特點,吸引了不少城市游客下鄉觀賞。賞花是鄉村春游不變的主題,為了留住游客,各個鄉村景點開發了“賞花+美食”“賞花+體育”“賞花+音樂會”等特色玩法。
在涪陵區藺市街道美心紅酒小鎮景區,遍布的梅花宛如海洋一般,春風拂過,暗香浮動。
“賞花、踏春、游園、健身……景區已切換至春游模式,賞花游客接待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美心集團相關負責人楊孝永介紹。
今年,該景區為了增加游客的體驗感,特意推出了“開往春天的索道”線路,讓游客乘坐索道,從空中俯瞰一片片紅梅,引來眾多國內外游客打卡。
“既可俯瞰成片的梅園,也可欣賞鄉村田園美景,這種體驗非常難得。”游客張麗贊嘆道。
北碚區澄江鎮五一村將“賞花游”玩出了新花樣,當地“櫻花橘鄉”景區圍湖而建,核心區佔地300余畝,目前該景區的早櫻已開放。
“園區的櫻花都是矮化品種,僅1.5米高,吸引了不少親子游客前來拍攝打卡。”景區負責人表示,園區內早中晚3種櫻觀賞期從2月下旬持續到3月下旬,他們已收到了不少游客預訂入園的訂單。
“除了賞櫻,我們還在園區內種植了沃柑,採摘期能持續到4月底。”該負責人介紹,賞花經濟引來游客,帶動了村民的沃柑銷售。
各鄉村景點留住游客的“花外功夫”還有不少:武隆區即將舉行“走進武隆·親近春天”活動,當地廟埡鄉“金色花海+春耕民俗活動”、羊角古鎮粉紫色美人梅裝點古鎮街巷,吸引了不少游客﹔江津區永興鎮金色黃庄景區萬畝油菜花從2月21日起進入最佳賞花期,今年該鎮計劃舉辦“金色黃庄”菜花旅游文化節,用“花田火鍋”“鄉村運動會”“花田電影節”等特色活動“吸睛”。
田園風光成“流量密碼”
從重慶中心城區驅車約3個小時,便可來到武隆區仙女山街道荊竹村。
這裡的春日勝景,吸引了各地游客的目光。
身處武陵山腹地的荊竹村,地塊破碎、土壤貧瘠、石漠化嚴重,農業生產條件較差。
近年來,當地引入“歸原小鎮”文旅項目,採取“旅游景區+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的融合模式進行開發。
“設計師利用當地的石磚、木材,將農民的老土房改造成鄉村民宿、森林圖書館。”荊竹村黨支部書記諶菊說,正是因為保持了田園“原始美”,近年來到此“村游”的游客越來越多,特色民宿常常一房難求。
游客到此不僅能體驗特色鄉村民宿,還能體驗當地村民用烤煙房改造的鄉村咖啡館、用天然溶洞打造的洞穴餐廳,不少游客專程前來。
村裡還將生態旅游產品融合發展,開發出森林康養、自然研學、戶外運動等業態。昔日荒涼的小山村,如今成為充滿田園意趣的度假村。
“不好意思,目前沒有房間,你需要預訂下個月的房間嗎?”近日,北碚靜觀中華村既白民宿老板周鬆婉拒了好幾個訂單,9間房早已客滿。
民宿房間如此緊俏,這讓周鬆始料未及。2017年,他和父親關閉了在中華村承包的300多畝礦山,並在廢棄礦山上栽種李樹等果樹進行生態修復。幾年間,礦山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景點。
游客多了,周鬆便有了建民宿留住游客的想法。2020年7月,既白民宿正式對外營業,一經推出便火熱出圈﹔去年,既白民宿獲評全國甲級旅游民宿。“民宿人氣旺盛,一到節假日需要提前預訂。”周鬆說。
今年春季旅游市場,鄉村民宿格外受歡迎:坐落於重慶石柱橋頭鎮瓦屋村的再別康橋藝術展覽館民宿院落,入住率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不少﹔在梁平獵神村,夢溪湉園28套民宿客滿﹔在巴南區天星寺鎮花房村,“花房故事”民宿預訂也異常火爆。
體驗農耕文化成新玩法
今年春節前夕,市農業農村委發布了2025年新春巴渝農耕文化體驗游十大精品線路,這些精品線路目前已迎來“村游”高潮。
例如,在沙坪壩區豐文街道三河村,三合美術館吸引了150余位青年藝術家入駐,隨著“村游”游客越來越多,藝術家們忙著布置展覽、帶領“小村民”進行藝術研學游﹔在當地“遠山有窯”項目中,其開展的制陶工藝、建筑設計體驗等活動受到不少游客喜愛。
2月23日,忠縣“忠州八景”之一的獨珠江村十分熱鬧,不少游客在此感受田園風光,尋覓鄉愁記憶:在智慧農業園,親子研學游的游客前來了解農作物耕作知識﹔在露營基地,自駕游游客已經“安營扎寨”﹔在當地的農家樂,食客蜂擁而至……
在榮昌區安陶小鎮,榮昌陶博物館推出的陶藝制作等多個非遺研學課程,深受游客喜愛,不少游客還選擇在當地體驗非遺夏布技藝。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我市各區縣的油菜花、桃花、梨花、李花等農旅結合的賞花游“上架”,“村游”經濟將進一步釋放出澎湃活力。(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劉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