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金融科普小課堂”系列二
中行重慶市分行:選擇理財產品前 這些知識要“早知道”
2025年03月06日14:35 |

在“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期間,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向廣大市民推出“金融科普小課堂”,助力市民了解金融小知識和風險防范技巧,共享美好生活。
本期分享主題為《選擇理財產品前,這些知識要“早知道”》。
1.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方式呢?
在做決定前可以先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評,獲知自己的風險承受等級,再對照理財產品的風險級別來進行選擇。
理財產品風險等級越高,投資風險就越大,如果你的風險承受等級較低,那麼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就可以少考慮或者不考慮了。
2.存定期還是買理財呢?
存款和淨值型理財產品的區別:銀行存款保本且利率確定、收益確定,淨值型理財產品不保本也不保証收益,收益情況得看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
理財產品說明書中通常會展示產品的“業績比較基准”,這是理財產品管理人基於產品性質、投資策略、過往經驗等因素,對產品設定的投資目標,僅用於評價投資結果和測算業績報酬。
注意:如果某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准5%,不等於預期收益率5%,也不等於實際收益率5%。
3.理財產品過往業績意味著同等的未來表現嗎?
理財產品的“過往業績”是指過去一段時間內理財產品的業績表現,可以反映產品的運作情況和盈利走勢,但這都是“過去式”了,過往業績不能代表產品未來的業績表現。
投資時要正確看待產品的“過往業績”,結合業績比較基准、過往業績、淨值波動情況等綜合判斷,嚴格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合理進行投資決策,才更安心穩當!(中行重慶市分行)
(責編:蓋純、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