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推薦

住渝全國政協委員熱議高質量發展——

重慶建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大有可為

2025年03月06日07:01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六區一高地”建設中,打造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被放在首位。打造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既是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也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重要支撐,為在全國高質量發展版圖中爭創新地位明確了“任務書”、吹響了“沖鋒號”。

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重慶要如何取得突破性進展?出席全國兩會的部分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就此展開熱議。

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涪陵區委書記黎勇表示,涪陵作為重慶經濟大區、制造強區,要在建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中走在前、作示范。

黎勇表示,涪陵將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化“四鏈”融合優生態,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具體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固本培元強根基,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實現新突破。涪陵把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支撐,以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同時堅持工業立區、制造強區首位戰略,持續構建“2349”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力爭再造一個“涪陵工業”。

二是集中力量育動能,在打造“三大動力”上實現新突破。“我們將搶抓國家重磅政策窗口期和‘十五五’規劃機遇,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加大向上對接力度,謀劃實施一批牽引性強的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黎勇介紹,涪陵還將發揮招商引資支撐作用,力爭招引一個企業、培育一個集群、形成一個產業。

三是數智賦能添活力,在釋放發展潛力動力上實現新突破。涪陵將落實“人工智能+”行動,以兩大千億園區為主要承載平台,加強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等領域關鍵企業、關鍵項目招引和全生命周期支持,探索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新路徑。以推進數字重慶建設為抓手,以“大綜合一體化”治理為牽引,以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能力建設為主軸,促進鎮街職能體系與“141”基層智治體系貫通融合,打造燃氣管道等城市設施運行數字孿生系統,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發揮貿促優勢助力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重慶市貿促會會長鄧琳表示,2024年,全市貿促系統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組織開展了陸海新通道國際工商會“重慶行”活動,達成15項合作意向﹔舉辦重慶—歐亞區新能源汽車供採對接會等24場經貿活動﹔第二十二屆摩博會亮相展車3000余款,累計促成貿易投資意向金額超20億元……

鄧琳表示,重慶貿促系統將有效發揮貿促獨特優勢,聚焦三項重點工作,助力打造標志性成果,為加快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作出新貢獻。

首先是堅持系統謀劃,著力構建運轉高效的陸海新通道國際工商會聯盟工作體系。今年將重點在理順關系、建立機制、夯實基礎、統籌規劃上下功夫,圍繞促進通道相關國家經貿合作、助力和服務企業跨境投資等六個方面開展工作,助推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努力打造國際工商會合作典范。

其次是堅持提質增效,突出經貿活動特色化品牌化。今年將進一步加強重慶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集聚效應,聚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展會樣板,充分彰顯“買全球、賣全球”的重慶經濟活力。

最后是堅持需求導向,強化商事法律服務工作。市貿促會將持續深化涉外商事法律體系能力建設,著力構建全鏈條、一站式、國際化商事法律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商事認証、商事調解、知識產權保護、合規建設、法律咨詢等服務,幫助企業提升防范和應對國際化經營風險的能力和水平,助企揚帆國際市場新藍海。

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重慶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全國政協委員,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明炬表示,市科技局緊扣“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以四大科創高地建設引領產業創新,將著力構建“新科技+新產業+新生態”體系,加速集聚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動能,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重慶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在突出科技攻“尖”上,聚焦“416”科技創新布局系統塑造創新突破點,加力推進四大科創高地建設,布局建設一批新興領域重大科創平台,撐起科創中心的“四梁八柱”。深入實施基礎研究引領計劃、顛覆性技術突破計劃、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計劃,構建“產業出題、科技答題”攻關體系,在人工智能、核心軟件、高端器件與芯片、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加快取得一批重大技術突破,在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競爭新優勢。

在加快產業向“新”上,迭代實施科技領軍企業培育和“雙倍增”行動,力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分別突破1萬家、7.5萬家。深入實施科技成果高效轉化行動,加快推廣“教育+人才+科創+產業”的明月湖生態模式,著力建設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強化科技金融支撐,重點支持創新創業團隊1000個。加快實施AI+科技創新行動,深入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應用示范,積極培育未來醫學、具身機器人、低空經濟、綠色低碳等未來產業。

在促進生態更“優”上,制定實施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若干措施,以“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支撐體系”標志性改革為統領,帶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落地見效。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機制,完善“引育用服”人才體系,深化實施各類人才專項,加速匯聚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加快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化成渝地區協同創新,拓展國內重點區域科技合作,構建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機制,在高水平開放中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構建高端產業生態 做大做強“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

產業邁向高端化,是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引擎之一。全國政協委員、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表示,將著力培育核心技術、深度運用“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深化產業融合,構建高端產業生態,打造世界級汽車品牌,助力做大做強“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

張興海表示,重慶市委市政府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大、政策有力、產業協同步伐堅定。去年重慶汽車實現了“三個向上”的突破,即產品向上、品牌向上、產業鏈向上。重慶汽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7%,對全市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6.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95.32萬輛,同比增長90.5%。

張興海認為,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走向高端,將持續帶動汽車產業鏈升級轉型,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形成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吸引優質企業和人才集聚,提升重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賽力斯集團將堅定不移走智電融合、產業跨界的創新道路,打造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加快全球高端人才引進,堅持開放合作、推動協同創新,構建高端產業生態圈,打造世界級汽車品牌,為助推重慶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作出新貢獻。(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羅靜雯 周尤)

(責編:陳易、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