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企業>>速遞

璧山區住房城鄉建委:四舉措助推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走深走實

2025年03月21日11:56 |
小字號

近年來,重慶市璧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充分發揮黨委在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中的組織領導作用,堅持一手抓“文化保護”,一手抓“歷史傳承”,以四項舉措推動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走深走實。

‌以學筑基,激活文化認同。組織全委職工學習貫徹上級文件精神和部署,對各鎮街和相關單位在城鄉規劃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從完善保護傳承體系、加強保護利用傳承、強化保障措施三個方面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以建續脈,復興母城肌理。璧山區大成廣場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大成組團在2022年被列為重慶市城市更新試點示范項目,系璧山區的第一個城市更新項目。項目以“母城憶,年代味”為設計理念,通過“鑄魂、塑形、賦能”深度挖掘璧山的千年文脈,提煉推廣獨具內涵的璧山城市形象,從優化空間布局、完善核心功能、基礎功能、提升經濟品質、人文品質、生態品質、生活品質7個方面進行提質更新。規劃構建“三街六巷、三山兩岸、一文堂”的空間結構。“三街六巷”是提升9條后街小巷,營造煙火氣息,形成大成廣場片區步行街區﹔“三山兩岸”是提升片區內山體及沿河兩岸公共空間品質,以后伺坡、沿河為重點,擴展沿河濱水公園和有歷史記憶的獨特魅力空間﹔“一文堂”是提升757建置碑到文廟城市中心主軸,以“1266”這一核心文化時間軸,串聯全域核心景觀節點,突出虹橋廣場、大成廣場、文廟等重要特色場景,打造母城文化會客廳。

‌以查溯源,解碼歷史基因。璧山區住房城鄉建委繼續推進歷史文化名村、歷史建筑的普查申報工作,成功申報馬坊橋、石廟村攔河壩、丁家街道新民村渡槽3個歷史建筑。完成1個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和12處歷史建筑保護規劃編制。修繕保護謝唯進故居,入選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結合城市更新等工作,對龍門溪大橋、文廟等歷史文化資源實施修繕保護,促進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城鄉建設融合發展。完成2024年歷史文化名城評估,組織開展大石塔村歷史文化名村安全隱患排查,壓緊壓實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責任。針對2024年歷史建筑問題整改清單,壓實屬地責任,落實街鎮相關責任人,組織制定三年整改計劃。近期,璧山區住房城鄉建委以排危解危、確保安全為重點開展了核查整改,建立問題清單台賬,目前來鳳鄧家院、來鳳郭氏民居、高石坎小學、八塘鎮高梯子院子、大路街道龍門溪大橋5處歷史建筑均已在第一季度開展整治工作。

以聯聚力,構建協同機制。璧山區住房城鄉建委全面加強歷史文化資源日常巡查管理,以確保全區文物的安全。依托文物安全巡查APP系統,隨時監測巡查情況,做到文物檢查不留死角。並強化部門協同合作,建立了文物安全工作聯合檢查小組,協同合作保護文物安全,2024年共巡查約6500人次。(高源)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