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巫溪“雙報備”機制激活基層法治末梢

2025年03月21日14:49 | 來源:華龍網
小字號

“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是基層治理的‘第一顆紐扣’,如果扣錯了,后續政策執行就會‘步步錯’!”3月6日,市人大常委會備案審查工委專家的警示回蕩在巫溪縣行政綜合辦公大樓小禮堂。這場由巫溪縣人大常委會主辦的規范性文件雙重備案(簡稱“雙報備”)專題培訓,以“制度解剖+實操演練+案例復盤”三維教學模式,為全縣32個鎮街和37個縣級部門150余名法治骨干,鋪展開基層法治建設的革新圖譜。

破冰之舉:以法治標尺校准“紅頭文件”

“法治政府建設必須從規范‘紅頭文件’抓起!”2024年,巫溪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法治體檢”,發現全縣鄉鎮文件中9%存在合法性瑕疵,3%存在程序漏洞。“規范性文件是基層治理的‘方向盤’,不能因‘善意的初衷’逾越法律邊界。”“有些文件出發點是好的,但若缺乏法治思維,反而會埋下矛盾隱患。”市人大常委會備案審查工委專家在案例分析中直言。

改變始於機制重塑。“過去鄉鎮文件報備不及時、標准不統一,容易導致政策‘打架’。現在‘雙報備’要求文件既報縣政府備案,又同步報縣人大審查,相當於上了‘雙保險’!”巫溪縣人大監法委負責人用“兩重過濾”形容新流程。

培訓會上,市人大常委會備案審查工委專家以某鎮《征收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費用實施方案》為例,剖析了文件因不符合上位法的規定而被要求修正的案例。“過去總以為鄉鎮街道文件‘小事一樁’,現在才知道,一份文件若與上位法沖突,可能影響成千上萬群眾的權益。”參訓的巫溪縣人大常委會寧河街道工委主任周華明感慨道。

協同共治:奏響法治建設的“交響樂”

“備案審查不是‘找茬’,而是通過合法性與合理性雙重把關,讓政策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實則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巫溪縣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在培訓會上如是說。

2022年,巫溪縣以修訂完善12項工作制度為契機,將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列為重點改革任務,明確提出“制度先行、鎮街覆蓋、數字賦能”三大路徑。2024年,重慶市委深改委將“探索創新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機制”列為年度改革項目,巫溪成為全市“雙報備”試點區縣之一。

“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是維護國家法治統一的重要防線,不是人大‘獨角戲’,必須凝聚‘一府一委兩院’合力。”巫溪縣人大常委會主要負責人強調。“巫溪作為全市‘雙報備’試點,必須跑出改革加速度!”2024年,巫溪縣建立“人大主導、司法協同、屬地負責”三級聯動機制,明確縣司法局負責合法性初審,縣人大開展實質審查,鄉鎮落實動態清理。

這一機制與巫溪縣此前推行的“雙網格”基層治理模式形成呼應。通過線上線下網格聯動,基層矛盾得以及時化解,2024年全縣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3.78%,調解成功率99.2%。

未來圖景:法治“繡花針”穿起治理“千條線”

站在巫溪縣“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大屏前,跳動的數據印証著改革成效:2024年,全縣規范性文件備案通過率100%,行政訴訟案件同比下降10%……這些變化,讓市人大常委會備案審查工委主任黃谷感慨:“‘雙報備’機制看似管的是文件,實則規范的是權力運行,激活的是基層治理的‘法治基因’。”

這一變革背后,是巫溪縣法治建設的系統布局。從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推行公平競爭審查,到創新“8+8”網格化管理,該縣始終將法治與德治融合作為治理主線。

小文件關系大民生。巫溪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我們將以‘雙報備’機制為抓手,用法治‘繡花針’穿起基層治理‘千條線’,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為縣域法治建設提供‘巫溪樣本’。”(通訊員 孫文琳)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