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城“賽”出大精彩 頂級賽事緣何扎堆墊江?

龍舟賽。龔長浩攝
牡丹花馬、鐵人三項公開賽、龍舟賽……近年來,一項項國家級、市級體育精品賽事在墊江接踵而至、激情上演。
墊江究竟有何獨特之處,能讓這些體育賽事紛紛落地?又是什麼原因,能贏得眾多運動選手的喜愛與青睞?城市與賽事之間,又是如何實現雙向奔赴、互相成就的?
精心籌備 打造優質賽事體驗
3月23日,中國田徑協會A級賽事——“2025年重慶墊江牡丹馬拉鬆”鳴槍開跑。當天,來自國內外的1萬余名選手齊聚“中國山水牡丹發源地”——重慶墊江。
為確保本次比賽順利舉行,賽事組委會制定了醫療救護、現場安全、風險評估、食品衛生、突發應急、熔斷機制等專項保障方案,配備了專業救護設備和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以及安全保障隊伍,並多次進行現場模擬演練。
“賽道很舒服,沿途風景好,活動組織有序、保障充足,氛圍濃厚。”來自北京的選手李文綱表示,如果墊江再舉辦類似的比賽,他還會繼續報名參加。
細扒這場小城賽事,不難發現,它很會滿足選手們的“剛需”。一般來說,運動員大致可分為兩類,競技型和體驗型,前者更看重賽事級別、積分認証,后者則更關注賽事體驗、賽事服務、賽事環境。墊江這場賽事則完美融合了兩者的需求。
每年3月下旬至4月初牡丹盛花期期間舉行的“牡丹花馬”,從第一屆開始,賽事主辦方特意將起點設在南陽公園、三合湖濕地公園等城市重要節點,全線途經牡丹櫻花世界、墊江三合湖兩個4A級景區、串聯起愷之峰、(明月山文旅產業)等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核心區重要文旅節點,帶領廣大運動員跑進山花爛漫,融入山水畫卷,體驗人文墊江。
落地到辦賽細節上,墊江除了用心提升賽道條件以外,還為賽事開展提供堅實的保障裝備,添置了4公裡的隔離鐵馬保障賽道隔離安全。同時,統籌全縣警力和專業技術力量及物資,為賽事筑起安全防線﹔舉行水上賽事前,相關部門多次進行水質監測,確保水質安全,並賽前一周每天推出天氣預報,為賽事籌備提供准確氣象信息。
組織免費接駁、贈送美食產品、景區門票、組織專業醫生免費為選手提供賽后恢復理療……在體現賽事“溫度”上,墊江縣的舉措依舊誠意滿滿。
從2020年開始,龍溪河龍舟賽、槳板賽品牌相繼誕生﹔到2023年,鐵人三項、自行車、冬泳賽品牌也加入其中,共同構建起墊江豐富多元的體育賽事版圖。
攻堅克難 打造“現代化體育強縣”
從2016年創建DBA男子籃球聯賽品牌開始,墊江正式踏上了打造體育賽事品牌的征程。
“2019年之前,受體育健身場地條件限制,墊江縣群眾體育以群眾自發性的群眾體育活動為主,缺乏品牌賽事的引領,讓墊江體育賽事發展進入了瓶頸。”墊江縣文旅委副主任周華介紹。
隨著墊江縣三合湖體育公園、澄溪鎮興澄體育公園、白龍體育公園、高安鎮體育公園等大型體育設施的興建,以及長安大道、明月大道等路跑條件的日趨完善,為全縣開展大型群眾體育賽事創造了條件。
2020年起,墊江縣充分利用一山(明月山)一水(龍溪河)一湖(三合湖)的獨特資源稟賦,先后創建了龍舟賽、槳板賽、鐵人三項、自行車賽、冬泳賽,初步建成了獨具特色的綠水青山賽事體系。
2020年,墊江縣通過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成功實現了以賽養賽的目標,讓DBA賽事得以持續綻放光彩。
2021年,“牡丹花馬”首次通過市場招商,巧妙地彌補了賽事經費不足的缺口,確保了賽事的順利進行。這一成功的嘗試,為后續賽事的市場化運作提供了寶貴經驗。
以“牡丹花馬”為例,每一屆賽事都是一次成長與蛻變。第一屆賽事后,墊江縣體育賽事組委會充分總結經驗,在宣傳造勢上大做文章,讓“牡丹花馬”的名號傳遍大江南北﹔精心優化路線,讓選手們在奔跑中領略墊江最美的風景﹔合理調整項目設置,滿足不同人群的參賽需求。
DBA賽事與第一屆相比,愈發凸顯本土特色。經過幾屆的打磨,不僅在重慶市范圍內聲名遠揚,2024年更是成功候選全國群眾體育典型案例。
如今,墊江縣七大賽事體系基本成形,涵蓋了路跑、騎行、水上運動、籃球四大門類,體育賽事之城的名號在全市家喻戶曉。其中,牡丹花馬、鐵人三項、自行車賽屬國家級賽事,槳板賽、冬泳賽屬於市級賽事,DBA、龍舟賽屬縣級賽事。這些賽事不僅豐富了墊江人的生活,也吸引了眾多外地選手前來參賽。
“賽事+” 撬動文體旅融合經濟
近年來,墊江更是巧妙借力賽事平台,積極助推賽事經濟,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體旅融合發展新路子。
“我們舉辦各種賽事,就是想通過比賽來宣傳墊江的文化歷史,讓更多的人走進墊江、了解墊江,同時以體育一域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墊江縣文旅委主任高亮介紹。
基於自身優勢,墊江縣不滿足於辦好賽事本身,通過多方協力,推動賽事與產業融合,做大“賽事+服務業”,做深“賽事+鄉村振興”,做精“賽事+文化旅游”,讓大賽成為激發縣域發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和契機,並最終惠及當地民眾。
在賽事與節會融合方面,牡丹文化節期間重點打造“牡丹花馬”和鐵人三項,讓游客在欣賞牡丹美景的同時,感受體育賽事的激情﹔豆花文化節期間重點打造自行車賽和槳板賽,將美食與運動完美結合。賽事與節會相互借力,共同發展,為墊江增添了更多魅力。
賽事與景區融合也取得了顯著成效。“牡丹花馬”、鐵人三項、自行車賽、冬泳賽賽場均以4A級景區作為賽事承載地。“牡丹花馬”線路、自行車線路串聯起三個4A級景區以及一個3A級景區,花馬對接牡丹花期及油菜花期,鐵人三項對接寶鼎山紫杜鵑花期,真正實現了景區即賽場、花期即賽期的完美融合。選手和游客在參賽游玩的過程中,既能享受運動的快樂,又能領略墊江的自然風光。
賽事與鄉村振興融合同樣亮點十足。牡丹花馬和自行車賽事期間,賽道沿線的畢橋鄉愁園、母安溪谷、沿線民宿集中展示鄉村振興新風貌,為賽事增添了濃濃的鄉土氣息。體育賽事不僅帶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墊江鄉村的美麗蛻變。
從賽事出發,墊江縣整合全域自然資源稟賦,依托“賽事+”,撬動文體旅融合經濟,體育產業鏈日益壯大。數據顯示,墊江縣體育產業總產值從2020年的1.5億元,達到現在的3.3億元,成為富民強縣的重要產業。
下一步,墊江將全力打造重慶近郊戶外運動目的地,不斷做大做強現有品牌賽事,努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賽事品牌。同時,利用三合湖體育公園的優越條件,積極引進市級跳水賽事,創造條件引進國字號的球類賽事,為建設現代化體育強縣而不懈奮斗。(黃麗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