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實施中新互聯互通項目 渝中區已引進新資企業50余家

2025年03月28日17:57 |
小字號

3月27日,渝中區中新項目十周年系列活動的首場活動——“跨越”新渝雙邊交流會在重慶來福士舉行。本次交流會以大健康產業、綠色產業和數字化產業為主題,中新兩地政商學界代表齊聚山城,圍繞政策協同、投資環境、項目落地等維度對中新合作展開探討。

數據顯示,自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實施以來,渝中區已累計引進凱德集團等新資企業50余家,佔全市1/3﹔落地重慶來福士等中新重點項目30余個,中新商業及政府間合作項目投資額佔全市20%﹔累計開展中新合作金融服務項目135個,全市佔比超過50%。

據介紹,渝中區作為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核心承載區,一直是新加坡企業來渝投資的首選地、開拓西部市場的第一站。

截至目前,渝中區已落地重慶來福士、國浩18T等中新重點項目。重慶來福士建成全國唯一市場化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運營中心和中新展廳,吸引新加坡企發局、新加坡葉水福集團等9家新加坡企業機構入駐辦公,集聚世界500強等知名企業50余家,逐步形成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和跨國企業區域總部基地。此外,星展、大華、華僑三大新資銀行跨境金融服務拓展到西部10省,重慶區塊鏈數字經濟產業園成為全市首批中新數據通道應用園區等。

在活動主題分享環節,新加坡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陳知恩表示,新加坡與中國的友好關系歷久彌新,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是深化合作的關鍵支柱,重慶機遇豐富,在合作共贏的進程中,應在相互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開拓新境。

重慶市商務委二級巡視員王強表示,重慶願與新加坡企業共享“陸海新通道”擴能升級、數字經濟與綠色發展、現代服務業開放的三大機遇,為兩國企業深化合作、拓展國際市場提供更多創新政策。

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協理副院長謝侑宏分享了中新合力建設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的歷程。該研究院通過教育的引領、原創性的科學研究和產業技術轉移轉化,正為兩地培養和集聚高端人才,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

此外,萊佛士醫院院長曾憲卓介紹了落地重慶的先進醫療服務﹔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助理司長胡英講解了中新信息通信媒體聯合創新發展資金(JIDF)的扶持政策﹔針對新加坡企業落地重慶的資金進出問題,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重慶分行行長黃瑩介紹了相關服務方案。

渝中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鄧光懷表示,今年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實施十周年,中新之間的合作將翻開新的篇章。依托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自貿試驗區等開放政策疊加優勢,渝中區正全面發力現代金融、現代商貿、數字經濟、大健康、綠色產業等現代服務業,

以“新加坡所長+渝中區所能”著力構建新合作。渝中還將聯手新加坡合力打造重慶來福士成為中新國際金融產業園和國際總部企業集聚區,目前該綜合體已吸引馬士基、三井物產等世界500強企業入駐,借助重慶來福士完善的配套設施和產業集聚優勢,讓更多新家坡企業把渝中作為開拓中國西部市場的第一站。

此外,雙方還將在綠色交通、綠色商貿等領域探索技術轉化與市場應用新路徑。重慶市數字經濟產業園已接入中新國際數據通道,未來雙方將在區塊鏈、工業軟件、算力經濟、數據跨境等領域碰撞合作新機會。重慶陸海國際中心將打造陸海新通道立體產業園,重點引進新加坡的國際物流、國際貨代、貿易總部等領域頭部企業,以及國際經貿組織、貿易糾紛解決機構和專業服務機構,開拓更多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新商機。

渝中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走深走實,2025年,渝中還將通過打造中新十周年渝中標志性成果、爭取更多渝中項目和案例納入全市重要成果,同時精准對接金融服務、信息通信、商貿文旅、交通物流、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引領和帶動全市服務業全面擴大開放。(劉敏)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