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別具意義的公益生態葬 讓逝者與綠樹花草相伴
2025年04月01日18:09 |

可降解的骨灰壇被放置在花叢中,親人手持鮮花,鞠躬懷念。4月1日,一場別具意義的公益生態葬儀式在崇興生命紀念園舉行,27位逝者“入住”花壇墓,與花草同眠,讓生命回歸自然。
公益生態葬活動現場。重慶市民政局供圖
現場沒有香燭紙錢,隻有禮儀人員略顯低沉的介紹聲。在悠揚的古箏聲中,家屬們手持象征生命延續的“種子門票”,在禮儀人員的引導下,將逝者安放於公益安葬墓區。每一張“種子門票”都承載著生命的希望,寓意著逝者的精神將在新的生命中延續。
家屬們共同為逝者敬獻鮮花,以最朴素的方式表達最真摯的哀思。古箏的悠揚旋律在紀念園內回蕩,為這場告別儀式增添了一份人文關懷和藝術氛圍,讓哀思在音樂中得到撫慰,讓告別在詩意中升華。
“選擇生態安葬是響應綠色殯葬的號召,也是對自然的一種回饋。妻子生前就是一位十分愛花的人,她也提出過‘身后事’要選擇花葬。”現場參與活動的逝者家屬王先生表示,這樣的方式既環保又節約土地,還能讓妻子與綠水青山相伴。
據了解,本次集體公益生態葬採用的是生態坡葬的安葬方式。生態環保葬包括鮮花葬、樹葬、草坪葬等多種形式,逝者的骨灰被安放在可降解的環保材料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將逐漸與大地融為一體、回歸自然。截至目前,崇興生命紀念園已有1000多位逝者進行壁葬、坡葬、花壇葬等節地生態安葬。
截至2024年底,重慶共有28個區縣63個公墓,開辟生態節地葬式墓區139個(包含壁葬、室內葬、塔葬、樹葬、花葬、草坪葬、生態葬、家庭成員合葬等墓型),總佔地面積96506.19㎡,規劃安葬301767位,已安葬57758位。(周小平)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宜昌至涪陵高鐵重慶段主體工程開始全面施工
- 人民網重慶4月1日電 (記者胡虹)記者從長江沿岸鐵路集團重慶有限公司獲悉,4月1日凌晨2時許,在滬渝蓉沿江高鐵宜昌至涪陵段(以下簡稱:宜涪高鐵)李寺村大橋施工現場,隨著第一個承台的澆筑完成,標志著宜涪高鐵重慶段進入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階段。 施工現場。…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