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永川:激活思政“新密碼” 亮出“紅岩思政”永字號

當“最美退役軍人”、93歲抗美援朝老兵李澤華走進五洲小學課堂,胸前勛章與斑駁軍裝見証著那段崢嶸歲月﹔當紅河小學的“小黃帽”志願者在永川博物館前聲情並茂地講述文物故事,稚嫩童聲傳遞著紅色基因的薪火相傳——在永川,一場以"紅岩思政"為核心的教育變革正悄然繪就著永川的育人底色。2024年,重慶市永川區以思政“六個一”建設為抓手,創新構建“資源庫+雲地圖+大師資+大實踐”四位一體育人體系,覆蓋全區13萬名青少年,打造出新時代思政教育的“永川樣本”。
破壁聯動:構建“大思政”教育共同體
“過去思政課就像孤島,現在我們打通了學校、家庭、社會的‘任督二脈’。”永川區教委主任具榮海在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坦言。針對大中小學思政教育存在的“學段斷層”“校際壁壘”“家校脫節”等問題,永川創新實施“四維三段式”改革,構建起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的育人新格局。
在重慶文理學院,來自萱花中學等20余校的思政教師正與高校專家圍坐研討,這是“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研骨干團隊”的日常場景。通過建立6個試點共同體、培育300余名骨干教師,永川成功打造出“必修+選修”“線上+線下”的融合課程體系。2025年接續推出《根植家鄉情培育中國心》等30節書記、校長思政“金課”,以及“沉浸式”課堂300余節次,讓思政教育煥發新生機。
“我們構建了‘政-校-家-社’四方聯動機制。”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整合100余位專家、3000余名教師、1.1萬名志願者,建成大思政教育資源庫,包含330余節精品課程和200余個實踐案例。在“教聯體”框架下,區婦聯的“幸福家成長營”、團區委的青年宣講團、關工委的“五老”志願隊紛紛入駐,形成教育合力。
數字賦能:雲地圖開啟“行走的思政課”
點擊“紅岩鑄魂”永川思政雲地圖,35個閃爍的坐標躍然眼前:從桂山公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到集成電路創業史陳列館,從鄉村振興教育基地到子庄藝術陳列館……這張數字地圖串聯起永川的紅色基因與時代脈搏。截至目前,累計吸引10余萬人次線上學習,9萬余人次實地研學。
“以前總覺得思政課隻能在教室裡上,現在跟著雲地圖走到實地,感受完全不一樣。”永川規劃展覽館內,上游小學的同學們正在體驗VR技術還原的永川城市變遷。“通過AR掃描展品,還能聽到文物背后的故事!如果我們能講好這些故事,還能選拔成為茶竹宣講員。”學生強雨祺興奮地說。這種“線上預習+線下實踐+數字拓展”的模式,使思政教育突破時空限制。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紅岩鑄魂”永川思政地圖,永川規劃館、三官殿小學等7家單位成功入選全國、全市“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興龍湖小學《農田學插秧、別樣課堂迎“六一”》“行走的思政課”登上央視新聞。
師資革新:“大師資”打造“大思政”格局
“以前思政課老師講理論多,現在有了各行各業的‘活教材’。”在興龍湖小學"鑄魂講堂"現場,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世紅以“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為題,講述周恩來總理少年立志、袁隆平院士禾下乘涼的故事,引發全場熱烈互動。這已不是特例——2024年,永川邀請6位區級領導、100余位鎮街部門領導干部、30余位社科專家走進校園,構建起“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師資矩陣。
在重慶市城市科技學院,大學生們正在打磨思政情景劇《“芯”征程》。該劇以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研制我國第一塊PMOS型大規模集成電路為藍本,通過沉浸式演出讓大學生感受科技報國的時代擔當。“我們培育了上百名‘思政主播’,他們的微視頻在抖音平台進行播放。”重慶市城市科技學院相關負責人說。這種專兼結合的師資模式,正在重塑思政課堂生態。
實踐育人:從“聽眾”到“講師”的蝶變
在子庄小學,“子庄新學堂”已成為品牌項目。學生們走進陳子庄故居,在藝術陳列館臨摹大師作品,用畫筆記錄家鄉文化。“我們培養了100名小小講解員,他們不僅會講子庄故事,還能用英語向國外游客介紹永川。”子庄小學黨總支書記王偉表示。這種“以文化人”的實踐模式,使思政教育從知識灌輸轉向價值引領。
更令人欣喜的是,學生自主創作的思政成果層出不窮:文理附中的《淬火紅岩心 立德綻芳華》、興龍湖中學的《天路》、五洲小學的《紅岩薪火映童心》等優秀作品引發師生強烈共鳴。此外,永川區還專門組建了思政教育研究團隊,加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青年化、兒童化闡釋,創新開發《少年讀永川》課外讀物、《漫話永川》繪本、微視頻等一批青少年聽得進、學得懂、記得住的新媒體視聽產品。這些作品、產品正在成為思政教育的鮮活教材。
站在新的起點,永川區正以“大思政課”建設為牽引,以“六個一”創新拓展著“紅岩思政”外延,強化一個工作聯動機制,搭建一個匯聚思政課建設專家、課程、志願者的資源庫,打造一個品牌化“鑄魂”講堂,繪制一幅思政雲地圖,孵化一批紅色舞台劇,創編一本《漫話永川》繪本,聚力形成“永”字號立體思政教育網,講好、用好新時代的“大思政課”,激發廣大青少年立志民族復興的信心和決心,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宜昌至涪陵高鐵重慶段主體工程開始全面施工
- 人民網重慶4月1日電 (記者胡虹)記者從長江沿岸鐵路集團重慶有限公司獲悉,4月1日凌晨2時許,在滬渝蓉沿江高鐵宜昌至涪陵段(以下簡稱:宜涪高鐵)李寺村大橋施工現場,隨著第一個承台的澆筑完成,標志著宜涪高鐵重慶段進入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階段。 施工現場。…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