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夢工廠”締造新場景 自動駕駛領跑新賽道
——看永川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何拔節生長

永川科技片場。(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3月21日,永川科技片場,亞洲最大的弧形LED虛擬拍攝屏幕前,工人正在置景。
這不是一塊普通的屏幕——通過技術加持,可以實現陰晴雨雪輪番上演、沙漠草原瞬間轉場,仿佛一個造夢工廠。
在這個代表國內最高技術水平、完全對標好萊塢虛擬制片工業標准的科技片場,永川向外界發出“拿著劇本來,帶著成片走”的邀約,顯示了永川發展科技影視產業的十足底氣。
科技影視的“炫目”發展,只是永川戰略性新興產業拔節生長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永川重點圍繞自動駕駛、科技影視、服務外包、生物醫藥及大健康、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深化產業創新布局,通過構建產學研協同平台、引育中高端人才梯隊、打造全鏈條服務體系,加速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著力培育具有區域引領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高地。
服務全市 從無到有
引入達瓦科技,變“拍重慶”為“重慶拍”
科技影視是指通過人工智能與影視技術結合,運用實時渲染、動作捕捉、數字人等技術,營造逼真的特效場景,從而大幅縮減影視制作的周期和成本。
永川區與科技影視產業的相遇,要從“拍重慶”說起。
重慶,依山而建,因水而興,建筑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是網友口中的“8D魔幻城市”“賽博朋克城市”。
獨特的城市風貌與氣質,讓重慶成為影視拍攝的熱門取景地。從《十面埋伏》《變形金剛》,到近年來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少年的你》,重慶一次次“引爆”網絡,如今,每年有超300個劇組到重慶取景拍攝。
但這些劇組也就是在重慶拍個戲就走了,因為產業鏈不完整,影視后期制作等許多環節的業態都留不下來。
永川從中看到了商機,決定大力發展科技影視產業,並抱有足夠的信心——轄內擁有全市單體規模最大的大數據產業園區,聚集了華為、阿裡巴巴、百度、騰訊等數字經濟企業數百家﹔作為西部職教高地,永川擁有18所大中專院校、近20萬名在校生,為大力發展影視后期、動漫、游戲等數字內容制作提供了條件。
此時,在千裡之外的北京,達瓦未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瓦科技)正在智能化、自動化、可視化數字內容制作方向尋求突破,立志扭轉數字制作高附加值業務流向海外的局面。
2018年,永川區與達瓦科技公司達成合作,致力於變“拍重慶”為“重慶拍”,全力支持其在數字制作技術上不斷突破。達瓦科技很快成為永川區的影視科技鏈主企業,先后參與了《長津湖》等熱門電影的虛擬制作任務。隨后,區裡又引入了多家影視制作生態企業,一座“西部科技影視城”悄然崛起。
不僅如此,隨著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重大機遇疊加,永川區圍繞全市產業布局,加速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深耕。
比如,早在2021年,永川便成為全國首個落地無人駕駛公交車的城市,獲批重慶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重慶市“雙智”試點城市,率先在全市出台“測試和運營、低速功能車”管理辦法,支持全車無人商業化運營,實現全國政策最優。
低空經濟方面,永川在簽約四川騰盾實現低空經濟“零的突破”基礎上,又簽約億維特2噸級eVTOL整機及核心部組件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積極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打造低空飛行器及零部件生產基地。
如今,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永川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
深化布局 從有到強
剛落戶就迎來“大考”——國慶70周年閱兵模擬仿真系統建設
產業布局落子后,如何拔節生長?
“當時找我們談合作的省市很多,但永川區是最吸引我們的。”達瓦科技副總裁陳亮告訴記者,永川的職教產業可以為產業發展提供足夠的人才支撐,區政府帶著公司團隊到學校談合作,這給了他們合作的信心。
2019年,達瓦科技剛落戶永川,就迎來一次“大考”——國慶70周年閱兵模擬仿真系統建設。
“其實就是要通過我們的數字技術,完成國慶閱兵的預演。”陳亮說,國慶閱兵的規模非常大,從技術上要求實時渲染面積足夠大,要有1.5萬個數字人同屏出現,“我們此前做過一些類似的醫學類、急救類項目,因此就被項目組選中了。”
這是對永川科技影視產業發展的一次“練兵”,可當時達瓦科技在永川的主創人員僅有6名,為了完成項目,重慶文理學院抽調了200名學生開展緊急培訓。
“最終選出80名同學,跟我們一起完成了這個項目,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陳亮說,這次成功讓雙方更加堅定了發展影視科技產業的信心。2022年,達瓦科技果斷把總部遷至永川。2023年,一座對標好萊塢虛擬制片工業標准、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科技片場正式落成。
為了加快產業推廣,永川依托三河匯碧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圍繞影視制作的服化道、吃住行等上下游產業,構建起“基地+”一站式全流程服務體系,為劇組提供專項對接服務,包括人員招聘和職教影視人才專業培訓等,為科技影視產業充實人才儲備蓄水池。
“我們還搭建了影視拍攝一站式服務平台,為劇組提供VR勘景服務。”永川科技片場運營方、三河匯碧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招商部經理王巍翰說,目前已收錄川渝超2000個外景拍攝點,每個點都有實際場景大小數據,為劇組提供決策依據。
2023年,永川科技片場剛投用就承接了《P計劃》《我們的名字》等影視作品拍攝,2024年共拍攝影視劇40余部,聚集生態企業120家,帶動就業4000余人,服務劇組7000余人次。
如今,達瓦科技已攻克了多項“卡脖子”核心技術,多項技術成果被科技部評定為國際領先水平,並成功應用於影視、動漫、綜藝等數字內容制作領域,在全球文化產業數字化升級中,實現了“彎道超車”。
在去年中國電影科創峰會暨第十四屆中國電影科技論壇上,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數字制作工作委員會會長、一級導演江海洋為永川科技片場“點贊”。他說,電影從誕生開始,每次重要的迭代都與科學技術密不可分。永川區構建起了“科技、人才、服務”一體化的產業生態平台,可以更好地服務於新時代電影行業提質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匯聚成群 加速升級
無人駕駛環衛車輛、公安巡邏車在道路上穿行,已成常態
從點燃電影市場的《哪吒2》,到熱門偶像劇《難哄》開播,今年,有永川企業參與、在永川取景拍攝的影視作品陸續推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因”,早已注入城市發展的各個角落。
當乘客打開“蘿卜快跑”應用軟件,輸入目的地,隻需幾分鐘就會有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平穩駛來,車內方向盤自主轉動,車輛自動識別紅綠燈,避讓障礙物,將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
目前,永川的自動駕駛已在全市佔據領先地位,圍繞場景整車、系統平台、關鍵部件等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聚集了酷哇自動駕駛環衛車、百度地圖、白犀牛物流等企業。
如今,無人駕駛的環衛車輛、公安巡邏車在道路上穿行,永川市民早已習以為常。
“我們是首個獲得商用自動駕駛牌照的企業之一,在國內20多個城市和地區規模化落地了自動駕駛服務項目,主要產品有自動駕駛的環衛車、物流配送車、巴士、出租車。”重慶酷哇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鄒澤洪說。
2023年,基於自動駕駛產業較早在永川布局,酷哇科技選擇在永川落戶,開展應用場景拓展。
目前,在永川區中心城區已開放的128萬平方米自動駕駛環衛示范應用場景裡,酷哇科技共投用無人作業車輛11台,覆蓋人民大道、紅河大道、學府大道、匯龍大道等路段,配合后台智慧控制系統,全面開展智能環衛作業。
“我們計劃在永川建立酷哇科技西南總部,並建設生產基地,生產核心部件,預計6月份能投用。”鄒澤洪說。
而在永川科技片場不遠處,科技片場二期工程也在火熱建設之中,將新建科技攝影棚3個,建成后攝影棚總量將達到12個,可承接大中型劇組拍攝。
“今年,將有近20個國家的電影人齊聚重慶,共同拉開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及第二屆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的光影大幕,達瓦科技也將參與其中。”王巍翰介紹,這也是重慶首次舉辦全球性電影活動,將為打造更多優秀“品牌重慶”影視作品,加速開拓國際市場打開新局面。(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栗園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宜昌至涪陵高鐵重慶段主體工程開始全面施工
- 人民網重慶4月1日電 (記者胡虹)記者從長江沿岸鐵路集團重慶有限公司獲悉,4月1日凌晨2時許,在滬渝蓉沿江高鐵宜昌至涪陵段(以下簡稱:宜涪高鐵)李寺村大橋施工現場,隨著第一個承台的澆筑完成,標志著宜涪高鐵重慶段進入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階段。 施工現場。…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