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送出農民工就近就業政策“大禮包”
2025—2027年,每年新增就業30萬人以上

促進農民工就業,是保障產業用工和推動鄉村振興的迫切需要。近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促進農民工就近就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明確,以農民工就業意願和產業發展實際需求為導向,我市將實施十大專項行動精准促進農民工就近就業,2025—2027年,全市每年新增農民工就近就業30萬人以上。
具體來講,在產業發展方面,實施就業容量拓展行動。我市將全面落實社保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積極推廣“直補快辦”“免申即享”服務,穩定現有崗位。同時,大力發展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做大做強現代制造業集群,推動房地產和建筑業回升,並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每年計劃新吸納大量農民工就業。此外,針對用工需求大的行業,將開展專項供需對接活動。
在項目載體方面,實施就近崗位開發行動。我市將通過實施以工代賑,挖掘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等項目用工潛力,建設勞動密集型就業幫扶車間,對新認定的就業幫扶車間給予最高50萬元/個的一次性建設補助。同時,加大政府購買基層社會服務投入,拓展鄉村公益性崗位,每年公益性崗位數量將保持在10萬個以上。
同時,勞務品牌培育行動將加快品牌提檔升級,每年新培育市級勞務品牌10個以上,並給予最高50萬元/個獎補。各區域將根據自身特色打造不同類型的勞務品牌,如中高端技能型、高品質服務型和文旅類等。此外,還將實施家政品牌培育計劃,每年新增家政從業人員2萬人以上。
開展技能素質提升行動,我市將每年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3萬人次以上,確保培訓后總體就業率達60%以上。通過調整緊缺職業(工種)目錄,開展項目制培訓,實施企業職工學歷技能雙提升計劃等措施,提升農民工就業能力。
靈活就業支持行動將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我市將支持新業態發展,每年新打造30家以上零工市場(驛站),並為符合條件的從業者提供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市外回引就業行動將依托駐外勞務辦事機構等,動態掌握重慶籍農民工返鄉意願。舉辦“春暖農民工”等公共就業服務活動,每年開展線上線下招聘3000場次,並運用數字化平台推送就業信息,支持跨區縣勞務協作。
與此同時,在服務提質方面,我市將實施困難農民工幫扶行動、勞動權益維護行動,以及公共服務保障行動。健全大齡農民工就業幫扶機制,積極籌集適合大齡農民工的保安保潔、倉庫管理、工廠物料整理等崗位,開展送崗上門活動,幫助大齡農民工實現就近就業﹔推進社保高質量擴面和治理欠薪工作。每年開展新市民培訓10萬人次,舉辦“重慶農民工日”等活動,幫助農民工更好融入城市。把農民工公共服務納入“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為農民工落戶提供便利,保障其隨遷子女就學權益,強化住房保障,開展新市民培訓和文化活動,加強工會驛站(渝工港灣)建設。
此外,我市還將開展返鄉創業扶持行動,深化創業領域“放管服”改革。比如,建立信息庫與招商團隊,提供融資、用工等保障,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個人、小微企業可分別申領最高30萬元、4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給予貸款實際利率50%的貼息﹔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給予最高8000元/戶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建立“導師庫”提供服務,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持續優化創業環境,推動“渝商回歸、外商來渝”。(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黃喬 實習生 馬厚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宜昌至涪陵高鐵重慶段主體工程開始全面施工
- 人民網重慶4月1日電 (記者胡虹)記者從長江沿岸鐵路集團重慶有限公司獲悉,4月1日凌晨2時許,在滬渝蓉沿江高鐵宜昌至涪陵段(以下簡稱:宜涪高鐵)李寺村大橋施工現場,隨著第一個承台的澆筑完成,標志著宜涪高鐵重慶段進入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階段。 施工現場。…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