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旁路帶電作業更換杆上開關刀閘
2025年04月10日17:05 |

4月8日,國網重慶江津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採用旁路帶電作業對10千伏李肖線35號杆上老舊的一、二次融合開關、刀閘進行了更換。
旁路帶電作業是通過旁路引流線、旁路柔性電纜或旁路開關等設備的連接,構成臨時供電系統,將需檢修或更換的線路、設備隔離出來,從而達到帶電檢修、更換設備的目的,保証線路上所有用戶實現作業全過程不停電,客戶“零感知”。
當日上午9時30分,隨著帶電作業斗臂車緩緩升起,在地面工作負責人的監督下,將2名帶電作業人員送到16米高空作業位置,進行絕緣遮蔽操作杆和旁路系統的安裝。作業過程中,帶電作業人員克服了現場環境復雜、作業難度大等困難,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精准操作。經過4小時的全力奮戰,順利完成了10千伏李肖線35號杆上的老舊開關、刀閘更換,保障了沿線28個供電台區、6個專變用戶、3300余戶居民的生產生活用電。
“旁路帶電作業步驟多、流程長,安全風險高,對作業人員技能水平、體能素質都有嚴格要求。”該公司帶電班班長甘健說,前期已做好充分的准備,結合春安春檢工作制定了各項保障措施,確保本次作業能安全高效完成,極大地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下一步,國網重慶江津供電公司將堅持“能帶不停”原則,加強新技術應用,提升作業人員技術水平,完善工器具配置,促進不停電作業向全類型、深層次、多場景拓展,增強供電優質服務能力,保障客戶的安全可靠供電。(王化全)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院士專家齊聚 共商超大城市自然災害精准防御新路
- 人民網重慶4月9日電 (劉政寧、姚於)作為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的超大型城市,重慶市如何更好地防范極端天氣、洪災、地災等自然災害?4月8日,重慶市氣象局舉行致災天氣數智融合預報預警重點實驗室學術工作會議,並通報介紹了致災天氣數智融合預報預警重點實驗室建設相關情況。 本次活動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談哲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宋君強,以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的專家齊聚重慶。…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