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商行:金融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助推新時代“巴渝糧倉”建設

做好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事關農業穩產增產、農民持續增收。近期,全市春季農業生產暨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會議召開,部署了全面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等各項工作,提出穩面積、耕種防、提單產、保供給、新動能等“六個聚焦”,探索實施農業增效、糧油增產的全新路徑。
作為重慶本土最大的涉農貸款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重慶農商行”)全力支持農業生產開好局,出台春耕備耕專項服務方案,結合農時農事農需,單列春季農業生產專項信貸計劃,並實施服務對接、走訪問需、資源傾斜3項機制,加強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村支兩委等聯動協作,推進網格化服務,把人員、資金等資源向春季農業生產一線傾斜,全力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
聚焦“穩面積”
“金融網格員”送金融服務到田間地頭
風暖農事啟,春耕進行時。在重慶最東端的巫山,田間地頭春意盎然,處處呈現人勤春早的農忙景象,此時同樣忙碌的還有重慶農商行巫山支行的“金融網格員”隊伍,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農業園區,走訪農戶農企,逐戶摸排問需。
巫山縣銅鼓鎮村民羅旭,從事土豆種植5年,種植面積10畝,是當地一名經驗豐富的土豆種植戶。近年來,農產品市場越來越活躍,在今年春耕備耕期間,羅旭也有了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提升種植收益的想法,但受限於傳統種植模式,尚未找到合適的發展路子。
此時,恰逢重慶農商行巫山支行金融網格員與村社網格員聯合開展春耕走訪摸排工作,在了解到羅旭的想法后,便向其推薦了“土豆+玉米”套種模式——通過發展套種作物,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一田多產。羅旭了解后十分感興趣,但新種植模式所需的農資購置、農機租賃等前期投入,讓他再一次犯了難。隨即,重慶農商行巫山支行金融網格員向其講解了重慶農商行推出的信用貸款產品“渝快鄉村貸(整村授信)”,並通過智能工作手機現場採集授信所需資料,經線上自動審批、線上簽約及支用等流程,當天,羅旭便收到了24萬元信貸資金。有了資金支持,他立刻購買了優質的玉米和土豆種子等農資,並租用了小型耕地設備等農機,確保了農事順利開展。
除提供信貸支持外,重慶農商行巫山支行還發揮人員、渠道優勢,聯合縣農業農村委,邀請農技專家為羅旭種植的10畝土豆及玉米進行現場“把脈問診”,提供專業指導。據悉,在重慶農商行巫山支行的支持下,羅旭種植的土豆已進入了出苗期,套種的玉米也開始了播種,通過發展綜合種養,預計今年收益將達10萬元。
重慶農商行巫山支行金融網格員實地查看農戶羅旭的農作物種植情況。重慶農商行供圖
聚焦“保供給”
“金融活水”潤澤巴渝民生
全市春季農業生產暨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會議強調,聚焦“保供給”,提高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水平。為了積極落實會議精神,重慶農商行切實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金融支持農業生產的重要任務,主動強化金融服務,加大金融資源投入、服務要素保障,支持抓好糧油及重要農產品生產,增加優質產品供給。
在江津白沙工業園區,重慶智青陽油脂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40項發明專利的糧油加工企業,以生產花椒油、芝麻油和分裝大豆油、菜籽油等為主營業務,產品銷售遍及全市各個區縣和周邊省市,是重慶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今年以來,因市場需求增長、訂單增多,該企業急需流動資金滿足生產經營需求,同時,也面臨著在重慶農商行的1000萬元貸款即將到期,資金周轉將出現困境。重慶農商行江津分行在開展入企走訪活動中了解到該情況后,結合企業經營實際,為其制定了“無還本續貸”服務方案,一天內便為其辦理了無還本續貸1000萬元,並主動給予了利率優惠,在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的同時,又大大降低了融資成本,為穩定糧油產品有效供給提供了金融支撐。
重慶農商行江津分行工作人員走訪重慶智青陽油脂有限公司。重慶農商行供圖
據悉,為全力保障春季農業生產,重慶農商行聚焦糧食安全、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種業振興、農業技術等領域,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今年以來,新增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等涉農生產經營貸款超90億元,推進涉農貸款余額近2450億元。“下一步,重慶農商行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市關於推進春季農業生產的各項工作要求,持續完善金融服務專項機制,下沉金融服務重心,推廣助農惠農產品,以更大力度、更強擔當、更實舉措助力農業生產,賦能推進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農商行力量。”重慶農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鄒雨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院士專家齊聚 共商超大城市自然災害精准防御新路
- 人民網重慶4月9日電 (劉政寧、姚於)作為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的超大型城市,重慶市如何更好地防范極端天氣、洪災、地災等自然災害?4月8日,重慶市氣象局舉行致災天氣數智融合預報預警重點實驗室學術工作會議,並通報介紹了致災天氣數智融合預報預警重點實驗室建設相關情況。 本次活動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談哲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宋君強,以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的專家齊聚重慶。…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