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化“飛”進T3B航站樓

四月七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藝術長廊。(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首席記者龍帆攝)
以長江三峽為創作主題的長幅壁畫、3000余朵“山茶花”組成的巨型鳳凰、光影變幻的“黃葛樹”……正式投用的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設計融合了眾多重慶文化元素,“重山重水重慶城”“雄奇巴渝”“鳳凰渝飛”三位一體的文化藝術主題系統,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巴渝風情長卷,打造出獨具特色的人文機場典范,向世界展示重慶的生態形貌、人文精神與城市氣象。
踏入T3B航站樓,“重山重水重慶城”映入眼帘。52米水墨長卷《峽江千裡圖》,運用中國畫傳統表現手法,描繪出西起四川宜賓、東至湖北宜昌的長江三峽雄奇壯麗的山水之景。
搭乘機場捷運小火車抵達T3B后,捷運展廳運用仿石鋁板營造出重慶喀斯特天然洞穴與層巒疊嶂相融的景致,仿若來到了一個奇幻世界。
沿扶梯上行至出發層,腳下流線型裝飾恰似江水悠悠、綠洲搖曳的江畔美景,靈動而富有詩意﹔抬頭仰望,雙層天空街市燈火輝煌,恰似重慶不夜城的璀璨縮影。
T3B航站樓還規劃了7處獨具匠心的藝術作品。
出發層北側天井上方的“火鳳渝飛”鳳凰吊挂藝術裝置最為矚目。其靈感源於豐都“巴渝神鳥”,採用航空鋁材與3D金屬打印技術相結合的方式,由3000多個花朵匯聚成鳳凰展翅高飛的姿態,展現重慶3000萬巴渝兒女奮發圖強的精神風貌。
與之遙相呼應的是出發層南側中央廣場的“鳳棲”樹狀藝術裝置。它以重慶市樹黃葛樹為原型,設計師保留樹根、枝干的自然特征,在內部嵌入LED曲面屏,通過光影變幻演繹“筑巢引鳳”的城市發展理念,隱喻重慶扎根內陸、開放包容的胸襟,寄托著吸引人才、共筑未來的期待。
南側L4層室外露台的“鳳引九雛”藝術裝置,整體造型將飛機騰飛與鳳鳥飛翔的運動元素巧妙結合,讓乘客感受到重慶航空蓬勃發展的勢頭……
“機場不再是冰冷的交通節點,而成為一座可感知、可對話、可記憶的城市文化客廳。”正如重慶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所言,“人文機場建設的核心,是讓每一處空間都能講述這座城市的故事。”(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黃喬 實習生 馬厚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院士專家齊聚 共商超大城市自然災害精准防御新路
- 人民網重慶4月9日電 (劉政寧、姚於)作為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的超大型城市,重慶市如何更好地防范極端天氣、洪災、地災等自然災害?4月8日,重慶市氣象局舉行致災天氣數智融合預報預警重點實驗室學術工作會議,並通報介紹了致災天氣數智融合預報預警重點實驗室建設相關情況。 本次活動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談哲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宋君強,以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的專家齊聚重慶。…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