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眼看經濟︱發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 重慶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近年來,重慶積極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持續推動產業升級。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重慶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發展總體平穩。
圖為高新區稅務人員走訪重慶隆鑫壓鑄有限公司,宣傳相關稅費政策,輔導防范涉稅風險,幫助企業良好經營。郭睿攝
“從發票數據看,今年一季度,全市制造業銷售收入佔全部銷售收入比重為29.2%,較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制造業持續發揮經濟‘壓艙石’的作用。”重慶市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位於北碚區的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聯集團”)成立於1987年,是首批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四聯集團產業領域覆蓋工業自動化儀表及控制裝置、電子元器件與電子制造、特種裝備材料、工業互聯網及科技服務、LED封裝及智慧照明、環保裝備及工程、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裝備等多個板塊,是全國機械工業、電子信息工業、電氣工業百強企業。
“2024年以來,隨著國家在投資、消費、金融等方面的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公司發展不斷向好,創新動力更強。”其財務負責人表示,2024年,四聯集團研發支出近6.1億元,全年淨利潤同比增幅約64%。今年一季度,四聯集團銷售收入近18億元。
錨定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目標任務,重慶正加快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推動制造強市建設不斷跨越新關口、邁上新台階。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慶市稅務局先后推出20條舉措助力制造業升級,編發了科技型企業涉稅疑難問題解答集、專精特新企業稅費優惠政策指引等,推動重慶制造業加快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其中,“3”大主導產業、“3”個支柱產業、“6”個特色優勢產業、“18”個“新星”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8%、6.2%、11%、2.1%。
威馬農機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深耕制造山地丘陵農業機械及其他動力機械產品22年,產品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們始終堅持農業機械制造自主創新,目前擁有核心專利技術160項,也得到了國家各項政策支持。”該公司財務部長夏俐表示,2024年以來,公司辦理出口退稅9800余萬元,享受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約1040萬元,支持企業全力拓展新能源農機與智慧農業裝備領域,構建“新能源+智慧農機”雙輪驅動格局。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8億余元,同比增長約7.2%。
從細分數據來看,“3”大主導產業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分別增長2.3%、6.2%﹔“3”個支柱產業中,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軟件信息服務業分別增長8.2%和11.7%﹔“6”個特色優勢產業中,新型顯示、新能源及新型儲能、高端摩托車產業分別增長24.1%、26.6%、34.4%﹔“18”個“新星”產業中,智能制造裝備、農機裝備、AI及機器人分別增長14.8%、25.4%、28.6%。(孫楊、田俊杰)
來源:重慶市稅務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