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政策 優化服務 大力推動專精特新優質中小企業上市

近年來,重慶深入實施推動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改革,構建全周期梯度培育體系,強化政策協同,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動中小企業技術改造、數字化賦能、綠色化轉型。
重慶江北嘴。鄒樂攝
“當前,重慶專精特新企業仍然面臨上市門檻較高、研發投入及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近日,在談到推動專精特新企業上市,重慶市經濟信息委融資服務處處長王逸飛表示,重慶通過完善梯度培育機制、強化政策引導等方面,加速專精特新企業滿足上市條件,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王逸飛介紹,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3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10家、市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5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6家。其中,截至2025年3月,重慶市共有境內上市企業78家,總市值達1.05萬億元。
“重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具有上市意願企業807家,具有沖擊主板市場潛力企業5家,具有沖擊科創板潛力企業41家,具有沖擊創業板潛力企業138家,具有沖擊北交所潛力企業330家。”王逸飛認為,與周邊省市相比,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上市數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部分企業具備較強市場認可度,但整體基數較小。
“我市應完善梯度培育機制,擴充企業上市后備資源。”王逸飛表示,要加快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分級構建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培育庫,建立專精特新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制定針對性的培育措施。精准完善金融、財政和人才支持政策措施,加快培育一批優質企業。
強化政策引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研發-轉化-產業化”全鏈條支持機制。鼓勵企業加大關鍵技術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培育專精特新優勢。支持技術攻關、管理升級、模式創新,建設智能工廠、共享研發平台,發展服務型制造等新業態。引導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共建研發中心,培育創新人才。
加強企業兼並重組,完善企業自身短板。推動專精特新企業與國資在產業鏈關鍵環節協同整合,借助國有資本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市場競爭力。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企業重組,完善上市前股權結構,並通過“白名單”機制優先對接資本市場資源。
優化上市輔導服務,提高企業上市服務水平。引進優質投行等機構資源,聯合証券交易所、專業中介機構等,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上市輔導服務。針對專精特新企業上市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痛點,建立精准服務機制,幫助專精特新企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合規難題。
營造良好氛圍,樹立企業上市做強的意識。強化標杆示范效應,定期遴選並宣傳“上市先鋒企業”﹔建立常態化宣傳機制,普及上市政策、解讀市場動態,破除企業對上市的畏難心理﹔搭建企業與金融機構、服務機構常態化對接平台,推動形成“上市做強是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的社會共識。(游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