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鵝帶火一座城

5月6日晚上的榮昌夏布小鎮。人民網記者 劉政寧攝
5月6日,晚上9點過,位於重慶市榮昌區的夏布小鎮依然人流如織、熱鬧非凡。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裡,夏布小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5天接待游客89.11萬人次,同比增長743.05%,位居重慶全市A級旅游景區第一。整個榮昌區,游客接待量也同比增長了168.2%。
這份潑天的流量,源於一個多月前榮昌“鹵鵝哥”林江輾轉五座城市投喂外國網紅“甲亢哥”走紅網絡。公交車、景點、停車場免費,開放政府食堂提供平價美食……榮昌區隨后推出的一系列暖心舉措,不僅讓榮昌鹵鵝廣為人知,也帶動了這座城市火爆“出圈”。
榮昌鹵鵝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走進位於榮昌區榮隆鎮的重慶鵝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一陣鹵鵝的香味扑鼻而來。清洗、鹵制、冷卻、打包……在二樓的鹵鵝生產車間裡,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鵝嫂”鹵鵝生產車間,工人將鹵制好的鹵鵝從鍋中取出冷卻。人民網記者 劉政寧攝
“不久前,我還在為每天不到200隻的銷量發愁,沒想到現在每天能賣近2000隻。”該公司負責人葉鵬告訴記者,榮昌鹵鵝“出圈”后,車間工人已由12個增至30多個,以保障市民和游客對鹵鵝的需求。
市民游客排隊購買榮昌鹵鵝。人民網記者 劉政寧攝
生產繁忙,銷售也火爆。5月7日上午9點剛過,榮昌蓮花廣場的小羅鹵鵝店前,購買者就排起了長隊。一旁的兩家快遞公司工作人員正忙著將鹵鵝打包郵寄。
“我專門選擇節后錯峰出游,沒想到買鹵鵝還有這麼多人。”排隊20多分鐘后,從江北區來榮昌旅游的劉琦一次性買了5隻鹵鵝,然后到快遞點郵寄。“味道很不錯,昨天給朋友寄了4隻,今天再寄2隻,自己留3隻。”劉琦笑著說。
劉琦(右三)在快遞點將鹵鵝打包郵寄。人民網記者 劉政寧攝
“為確保鹵鵝能及時送達千家萬戶,‘五一’節前,我們協調快遞企業在各大鹵鵝銷售門店設置了冷鏈寄送攬收點。”榮昌區商貿物流服務中心副主任劉曉巧介紹,在各種保障措施助力下,“五一”期間,榮昌鹵鵝實現銷量29.02萬隻,同比增長752.53%。
“鹵鵝的產銷兩旺,帶動榮昌‘五一’期間實現游客總花費12.54億元,同比增長171.5%。”榮昌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張志秀介紹,人流的集聚,也拉動榮昌陶、夏布、折扇等非遺文創產品銷量增長740%。
看到榮昌鹵鵝的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不斷有人開始加入鹵鵝產業。
“除了調料的配比,鹵制的火候和時間也要精准控制。”在榮昌區希望職業培訓學校,記者見到35歲的唐春暉時,她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傳統鹵鵝制作技藝。
唐春暉(右三)和培訓班學員學習傳統鹵鵝制作技藝。人民網記者 劉政寧攝
十年前,唐春暉因照顧小孩賦閑在家。今年4月底,聽說可以免費培訓鹵鵝制作技能,她立馬報了名。8天培訓期滿后,她通過考試便可獲得專項職業能力証書。“我們培訓班的學員正在計劃學成后共創品牌進行創業,為榮昌鹵鵝產業的發展添磚加瓦。”唐春暉說。
“學校專門開設了傳統鹵鵝制作技藝全程教學、鹵鵝市場化營銷、鹵鵝網絡銷售與運營策略等多門課程。”榮昌區希望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朱小同介紹,榮昌鹵鵝“出圈”后,已吸引400余人報名參加培訓,是去年一年培訓人數的兩倍。“年輕學員和外地學員的佔比不斷增大,將助力榮昌鹵鵝‘遍地開花’。”
鹵鵝的“出圈”,也讓榮昌的招商工作變得火熱。4月22日,江蘇飛羽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主動對接榮昌區。在雙方的努力下,短短幾天后,羽毛球生產項目正式落戶榮昌。
“1.3萬平方米的羽毛球生產廠房已經選定,裝修即將開啟,預計今年7月可投產。”榮昌區招商投資促進局局長王利亮說,得益於該項目,一家羽毛球拍企業和羽毛球賽事運營企業也有望落戶榮昌。
“以前,招商工作很不容易,走訪100家或許能成功1家。”王利亮說,過去一個多月來,榮昌新增招商線索百余條,企業主動考察40余家,新增重點在談項目35個,總投資超過25億元。其中鹵鵝產業鏈項目佔比過半,涵蓋冷鏈物流、調味品研發等配套項目,可有效帶動鹵鵝上下游產業集聚發展。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當前,榮昌區正以鹵鵝“出圈”為契機,緊鑼密鼓推動鹵鵝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4月,在成立“榮昌鹵鵝產業高質量發展專班”后,榮昌區出台了《榮昌鹵鵝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了增強優質原料保障能力、穩步推進鹵鵝生產標准化等六大重點任務共25項具體內容,全方位構建鹵鵝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榮昌鹵鵝是我們的響亮名片,但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張名片,帶動榮昌食品產業、旅游產業發展,實現從‘流量’經濟到‘增量’經濟的轉變,真正把潑天‘流量富貴’轉化為‘產業富貴’。”榮昌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