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推薦

城口高觀鎮:深化東西部協作 共繪產業新篇

2025年05月09日15:53 |
小字號

近日,走進城口縣高觀鎮雙竹村何家塝百畝梯田,沃野田疇間,耕機聲轟鳴,當地農民正趁著晴好天氣,爭分奪秒地耙田圍堰、蓄水泡田。居高俯瞰,入眼之處,層層疊疊的梯田高低錯落,不規則的柔和曲線環繞著山峰,在陽光的映照下,水面波光粼粼,宛如多面明鏡,倒映著四周的山色,梯田與周圍的綠樹、青山交相輝映,三三兩兩農人往來穿梭,共同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田園畫卷。

而這,正是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與城口縣高觀鎮持續深化東西部協作,攜手繪就產業新圖景的生動寫照。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自2021年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與城口縣高觀鎮因東西部協作牽手,4年來,雙方立足發展所需、堅持各取所長,深入挖掘資源稟賦,積極探索產業協作新路徑,推動東西部協作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高觀鎮田園風光。受訪者供圖

高觀鎮田園風光。受訪者供圖

“今年,泡田整地工作較去年提前了10余天。”高觀鎮雙竹村黨支部書記王茜表示,提前圍水泡田是為了“稻魚共生”,而“稻魚共生”項目正是東西部協作支持高觀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2021年以來,臨沂市通過現場考察並結合高觀產業基礎及資源稟賦,先后向高觀鎮支持投入3個項目,累計資金達1000余萬元,用於“稻魚共生”“冷水魚養殖”以及“核桃園林下經濟開發”。

依托於協作資金的注入。雙竹村率先啟動了“稻魚共生”新項目。何家塝因此成為第一塊“試驗田”。該地海拔800余米左右,早期便已改造出梯田百畝,再加上水源充沛,水稻用水無憂,水質優良,適宜魚類生長。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實現稻魚共養提供了可能。

田地有了,如何動員力量、整合資源參與發展?該村實施了“家庭農場+村集體經濟”的創新合作模式。村集體經濟組織以每畝800元的價格流轉了當地群眾的120畝土地,採用家庭農場統一進行科學管理,讓“散地”變成了“整田”。同時,通過構建灌溉和排水工程水循環系統,實現了一田兩用、一地雙收,讓“散種散養”變成了“集群發展”。

“擰成了一股繩,產業質效自然能夠‘水漲船高’。”據王茜介紹,今年,他們預計將在何家塝片區栽種稻谷100畝以上,畝產800余斤,收入40萬元。同時,投放鯉魚、鯽魚、黃鱔共計8000余尾,畝產預計在700至900斤之間,將為家庭農場帶來50余萬元收入。同時,該項目也能帶動本村約20人實現穩定務工就業,預計人均增收4000元。

不只是“稻魚共生”“冷水魚養殖”“核桃園林下經濟開發”等產業領域也在不斷向外延伸並持續迭代升級。這些項目的實施,必將為高觀鎮的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

“如果說‘稻魚共生’‘冷水魚養殖’和‘核桃園林下經濟開發’是雙方結合高觀自身基礎,壯大產業規模及效益的有效探索,那麼瓜果蔬菜基地就是高觀鎮學習臨沂市蘭陵縣成功經驗,就地升級轉化的新產業路徑。”高觀鎮黨委書記龐雪飛表示,2023年,高觀鎮受“中國蔬菜之鄉”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邀約,組團參加了該縣組織實施的“菜博會”。該縣的大棚蔬菜產業吸引了高觀鎮黨委政府和相關企業的目光。隨即組織考察團進行了深入考察,通過現場觀摩並與當地政府、企業交流溝通后,雙方初步達成了助力高觀鎮發展生態高效高山蔬菜的產業發展共識。

培育“高品質蔬菜”需要土壤、水分、養料、溫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協同作用,缺一不可。高觀鎮曾發展過蔬菜產業,但始終無法破解土壤、水分、養料、溫度多因素協同問題,導致產業質效始終難以取得大的突破,這也成了高觀鎮蔬菜種植大戶呂曼麗的一塊“心病”。

“在蘭陵考察的時候,我一看到他們的智能大棚便眼前一亮。”呂曼麗說,智能大棚能夠依據當天的溫度和濕度自動調節開合,即便在寒冬,也能確保大棚內維持適宜的溫度,促進植物茁壯成長。在看到智能大棚的第一眼,她多年的困惑便迎刃而解,立即向黨委政府表達了學習蘭陵縣的成功經驗、建造智能大棚的想法。

智能大棚。受訪者供圖

智能大棚。受訪者供圖

呂曼麗的想法得到了高觀鎮黨委政府和蘭陵縣相關企業的認可與支持。很快,高觀鎮便在蘭陵縣相關企業的指導下,著手建造現代化的智能大棚。

該建設項目總投資390萬元,並得到了臨沂市蘭陵縣40萬元的大力支持。在多方共同推動下,位於高觀鎮蒲池村的智能蔬菜大棚基地很快便順利落成,其先進的設施和科學的管理不僅為發展多樣化蔬果品種提供了可能,提升了基地的運營效率,也為高觀鎮瓜果產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發展機遇,更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如今,走進高觀鎮蒲池村的瓜果蔬菜基地的智能化大棚,連排高大的鋼架白色幕牆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放眼望去,黃瓜、西紅柿等蔬菜生機盎然、長勢喜人,當地村民在瓜果架中忙著澆水、施肥、除草、採摘,曾經必須應季產出的瓜果實現了反季產業,早已收了一茬又一茬、賣了一筐又一筐。而智能大棚帶來的不只是瓜果的“大豐收”,還有效帶動了周邊10余位村民到基地務工,人均年增收3萬多元。

“我們的合作剛剛開始,未來還將持續深化。”高觀鎮黨委書記龐雪飛表示,以協作為起點,蘭陵、高觀不以山海為遠,共同書寫了東西部協同發展美麗畫卷。下一步,高觀鎮將立足自身實際和市場需求,借助蘭陵縣在技術、資金、思路上的幫助,繼續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力爭打造更多具有高觀辨識度和知名度的富民強鎮產業品牌,著力繪就高觀產業發展新篇章。(楊鵬飛)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