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邢家橋社區改造再“進化” 讓安居更宜居

2025年05月10日08:12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兩江新區邢家橋社區,和雅小居新增休閑長廊,居民在這裡閑談休息(攝於二月十一日)。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兩江新區邢家橋社區,和雅小居新增休閑長廊,居民在這裡閑談休息(攝於二月十一日)。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5月7日一大早,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邢家橋社區的居民劉永忠就拉著小拖車,去附近的人和綜合交易市場買菜。

以前,劉永忠買菜總是要計算著,不是因為節約,而是因為年過七旬了,拎著太多菜上樓會很吃力。自從樓棟加裝了電梯,劉永忠實現了“買菜自由”,一買就是滿滿一拖車。

邢家橋社區的改造再“進化”,讓劉永忠這樣的老住戶贊不絕口,讓安居更宜居了。

“迷你電梯”留住老居民

劉永忠住在人興支路153號,這是一棟單體樓,共有7層,建成時間已超過30年。買完菜的劉永忠走到樓門口,按亮電梯鍵,這部“迷你電梯”位於樓棟內部,十分節省空間。

“有了電梯,我們老年人出行就方便了,住在這裡安逸得很。”劉永忠說,家人以前多次勸他搬家,但他舍不得土生土長的社區,總是咬牙堅持爬樓。

2020年以來,在市住房和城鄉建委統一工作要求下,兩江新區按照“管委會統籌、建設局牽頭、街道(國企)實施、居民參與”的工作機制,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兩江新區建設局指導人和街道開展邢家橋老舊小區二三標段改造項目,並積極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爭取上級專項補貼資金和市級財政補貼資金。

邢家橋老舊小區二三標段改造項目涉及13.87萬平方米、867戶,整個社區也啟動了電梯加裝工作。得知可以加裝電梯,劉永忠帶頭簽字同意,他說:“這麼好的機會,錯過了可惜!”

但人興支路153號樓體外部空間不足,不能按常規直接加裝電梯。正當大家焦急的時候,社區傳來了好消息——可以在樓棟內部加裝准載5人的“迷你電梯”。

這樣的“迷你電梯”,邢家橋社區一共有12部。2024年,人興支路153號的“迷你電梯”正式投用,居民刷卡即可乘坐。劉永忠說,居住環境越來越好,像他一樣留在社區的老居民更多了。

休閑長廊凝聚“自治力”

在離人興支路153號不遠的和雅小居,居民們正坐在休閑長廊裡聊天。這座長廊有一個頂棚,能遮風擋雨,又透氣,大家很喜歡到這裡來坐坐。

幾年前,長廊的位置還是小區圍牆前的一片空地。由於缺乏管理,經常堆放著雜物,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2022年,邢家橋二標段改造啟動,和雅小居也在其中,居民們希望把圍牆前的空地用起來,修一個涼亭或者一座長廊,讓大家有休閑之處。

空地怎麼改?到底修什麼?抓住這一契機,邢家橋社區引導和雅小居開展居民自治。大伙在院壩裡擺上椅子,召開居民議事會,還投票選出了居民自治組織的志願者。

2024年底,休閑長廊完工。

“先說斷,后不亂,我們要愛護這座長廊,日常清潔大家都要注意。”居民自治組織的志願者張文遠在居民議事會上提醒大家。

“老張,你放心吧,這麼好的長廊,我們會珍惜!”居民們紛紛表態。

隨著城市更新不斷推進,邢家橋社區的“自治力”也越來越高。目前,社區共有居民自治組織25個,骨干人員超過100名。

環境提升引來新業態

邢家橋老舊小區二三標段改造項目由人和街道組織設計,總投資超過7000萬元,由兩江產業集團下屬產城公司組織施工建設,主要建設內容為建筑拆違及外立面改造、電氣改造、給排水改造、綜合管網改造、景觀改造及特色文化打造等。

隨著環境一步步提升,新的業態也在“生根發芽”。

在邢家橋社區安置房對面,一處外形典雅的新中式建筑已經落成。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裡將打造為以茶文化為主的共享空間,為社區引來更多的文化創意類業態。

這裡以前是一處違建房,二標段改造中,進行了建筑拆違,這個位於邢家橋社區核心位置的空間得以“新生”,煥發出更大的價值。

據了解,邢家橋老舊小區二三標段改造項目充分挖掘閑置資源,梳理出停車位、充電樁、農貿市場、公有房屋、閑置物業、廣告位、散居樓棟清掃保潔等7大類經營性收入來源,植入養老、文化、社區商業等新業態,補齊完善配套功能,實現資金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如今,社區有了飲用水自動售水機、新能源充電樁等“新玩意”,居民們的生活品質更高了。

“安置房改造,是讓大家‘安居’﹔老舊小區二三標段改造,是讓社區更‘宜居’。”邢家橋社區黨委書記謝蘭說,下一步,社區將用好城市更新的成果,進一步推進居民自治,真正讓“微改造”服務好“大民生”。(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申曉佳)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