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新“夜”態,打造新型消費場景——
重慶“天台經濟”迸發澎湃活力

渝中區聯合國際雲端之眼高空觀景台,游客正在欣賞夜景(資料圖片)。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落日、江風、立體城景……5月10日,來福士探索艙·雲端樂園,游人如織,雲中漫步、雲中飛躍等高空游樂項目,游客排著長隊等待玩耍。
入夜,數千架無人機騰空而起,以閃爍的光影,編織出“鷹飛之城”“七彩天梯”“川劇變臉”等絕美圖案,將山水、科技與人文巧妙融為一體。
“在這座8D魔幻城市,山之具象、水之靈韻、城之靈動、景之映現……盡在其中,真的是不虛此行!”來自北京的游客趙欣悅由衷感慨。
在這一輪重慶夜景帶來的“潑天的富貴”中,以高空觀景台為載體的“天台經濟”,通過“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接住了流量,成為了贏家。
“雲端”之上有風景。那麼,“天台經濟”如何創新營造新消費場景,以“文旅+”融合發展,實現“高空攬金”?
激活新“夜”態
讓“夜經濟”具象化
入夜的重慶,自帶濾鏡,美得扣人心弦——
立身來福士探索艙·雲端樂園觀景平台,滿城燈火,錯落有致,燦若星河﹔兩江交匯,波瀾壯闊,江水浩蕩﹔跨江大橋,長虹臥波,氣勢恢宏……城市脈動盡收眼底。
晚上9點,無人機燈光秀如約而至,數千架無人機光影閃爍,在夜空中編織出各種圖案,演繹出重慶人文、科技、藝術的N種魅力。
在南濱路、長濱路、朝天門、江北嘴等地的江岸邊,以及各個高樓大廈的觀景台上,擠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作為重慶的城市‘封面’,自無人機燈光秀展演以來,我們這裡已成為自帶‘出圈’屬性的打卡點位。”來福士探索艙·雲端樂園觀景平台相關負責人稱。
在世貿大廈“天台131”,打卡拍照、高空游玩、休閑娛樂……同樣吸引著大量游客參與。“自從無人機燈光秀展演以來,客流增量超過20%。”世貿大廈“天台131”相關負責人稱。
此外,WFC會仙樓觀景台、雲端之眼高空觀景台等地,同樣游人熙攘,人氣爆棚,各種消費業態火爆。
來自市委宣傳部數據顯示,自4月以來,重慶無人機燈光秀常態化展演,為兩江四岸“夜經濟”注入了新活力。僅“五一”假期,我市的無人機燈光秀就累計吸引觀眾超120萬人次,其中5月1日當晚現場觀看人數高達30萬人﹔在網絡上的熱度更是空前,相關內容全網閱讀量超10億次﹔帶動重慶兩江四岸酒店的搜索量上漲40%,其中長嘉匯景區18時至24時游客佔比量從52%上升到68%、銷售額增加26.6%……無人機燈光秀點亮的不僅是重慶夜空,也成功激活兩江四岸的“夜經濟”。
涵養城市個性
“天台經濟”是新藍海
“無人機燈光秀,帶火了重慶‘天台經濟’。”鵝嶺二廠文創公園創始人周迓昕說。
在重慶,他是較早深耕“天台經濟”的踐行者,並成功打造了“愛情天台”等全國知名的打卡點。
在他看來,重慶文旅“向上”發展,“天台經濟”是必由路徑。首先,天台是重慶人的集體記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每到夏天的晚上,天台就成了鄰裡社交、小孩玩耍及歇涼的重要場所。天台承載了太多重慶人的煙火故事,也是情感寄托之地。
其次,重慶是山城,夜景堪稱世界一絕。自“字水霄燈”算起,重慶夜景已經火了數百年。除了璀璨,重慶夜景之美,更在於錯落有致,以及山、水、城、燈渾然一體。登上天台,俯瞰城市夜景,無疑是欣賞重慶之美的一個重要方式。
最后,天台更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空間。在平原城市,城市形象建設更注重房屋外立面打造,而重慶的城市依山而建,高低錯落,天台一旦成了設備、雜物堆放地,將十分影響高處居民的觀瞻。
為此,早在2015年,鵝嶺二廠文創公園打造之初,周迓昕就提出了“三明治”開發模式,即底樓、天台構成“三明治”外面的兩張皮,中間樓層為“三明治”中間的肉。
他利用鵝嶺二廠的7個天台,打造了無邊游泳池、星空餐廳、文藝演出地等。“如今,多年運營下來,底樓、天台成了文創公園最炙手可熱的場所,租金比中間樓層貴。”周迓昕說。
不僅如此,鵝嶺二廠文創公園的天台還成了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取景地,由此帶火了該公園“愛情天台”,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游客前去“打卡愛情”。
事實上,不隻鵝嶺二廠,縱觀全世界,從法國的埃菲爾鐵塔、美國的帝國大廈,到中國的廣州塔、上海東方明珠,世界上的任何一個知名高塔,都既是城市地標,也是文旅打卡地。
“作為國內知名的山城、江城、不夜城,渝中區三面環水、高低錯落,高層、超高層建筑眾多。鱗次櫛比的山地建筑與山水城市獨特的地形地貌相得益彰,讓渝中擁有了發展高空業態的天然優勢。”渝中區文化旅游委相關負責人稱,近年來,渝中區高度重視利用高層建筑植入休閑業態,創新發展“天台經濟”,目前已在解放碑、朝天門等地打造了一批高空觀景台和特色消費場景,如來福士探索艙·雲端樂園、WFC會仙樓觀景台、雲端之眼高空觀景台等,並因地制宜地打造了無邊際泳池、旋轉餐廳、高空秋千、空中酒吧等一系列特色休閑場所,讓“天空之城”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的消費形式和旅游體驗。接下來,渝中區還將不斷引領多元化新旅游消費風尚,豐富城市天際線的內涵。
瞄准情緒消費
打造“空中聚寶盆”
天台始於觀景,卻不止於此。
毋庸諱言,縱觀重慶“天台經濟”,尚存在產品同質化、業態相對單一、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問題。
那麼,重慶將如何因地制宜,打造“空中聚寶盆”,讓雲端產業更上一層樓呢?
“如今,游客不再隻滿足於鳥瞰城市,天台不能只是提供城市景觀,而要滿足游客更豐富的需求。”中國旅游研究院長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重慶旅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稱。
在他看來,當前,文商旅消費已從傳統消費模式,轉向對個性化、體驗化、美學化的追求。以滿足情感需要、尋求情感共鳴為目標導向的情緒消費,是讓消費者產生強烈消費意願的驅動力。
面對消費者日趨差異化、私人化、定制化的消費偏好,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費新場景,拓展消費新空間,發揮消費場景乘數效應,是推動“天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羅茲柏認為,推動“天台經濟”發展,要構建匯集觀光、食宿、娛樂、社交、科學、文藝等功能的交互性社會空間,讓經濟、文化、旅游等要素互相滲透、疊加、融合,實現場景要素的在地表達、場景業態的多元融合。
周迓昕也表示,勾勒重慶獨特的“天際線”,文旅是“枝干”,樓宇是“大樹”。“枝干”茁壯,“大樹”才能繁茂,因此要打造“文旅+百業”“百業+文旅”的產業“森林”體系,才能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同時,在新樓刷新“高度”的同時,老樓也要通過城市更新等方式,跟上“速度”,進而靚化整個城市的“俯視景觀”,讓天台之美更具魅力。(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韓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