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增殖放流6萬尾魚苗 修復三峽庫區生態
2025年06月05日19:00 |

6月5日,雲陽縣舉行守護長江增殖放流活動,向彭溪河投放6萬尾魚苗,助力三峽庫區漁業生態修復。這是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實施以來,雲陽縣持續開展水生生物資源恢復的重要舉措之一。
活動現場。譚啟雲攝
彭溪河作為長江一級支流,其生態健康直接影響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在彭溪河流域高陽段,來自雲陽縣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委、南水北調(重慶)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的100余名志願者,共同將胭脂魚、長吻鮠、黃顙魚、翹嘴鲌4個魚種放歸彭溪河。這些體長3至8厘米的魚苗經科學篩選,具有較高存活率,能有效增加水生生物資源量,改善群落結構。
志願者放生魚苗。譚啟雲攝
“多放一尾魚苗,長江裡就能多一分生機。”中國電建集團重慶雲陽建全抽蓄EPC總承包項目部環水保專項總工程師姚偲表示,參與放流如同送魚兒“回家”,保護母親河就是守護共同家園。雲陽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執法人員王昶升介紹,採用“以水養魚、以魚淨水”的生態修復方式。通過放流胭脂魚、翹嘴鲌等優質魚類苗種,可以有效恢復水域的生物多樣性,發揮魚類對改善水環境的重要作用,促進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和諧。
“增殖放流作為一種常見且有效的生態修復手段,能夠補充魚類種群數量,恢復魚類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維持生物多樣性。”雲陽縣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增殖放流活動,向電站周邊水域投放一定數量和種類的魚苗,改善水域魚類種群結構,提高魚類資源量,逐步恢復水域生態平衡,提升水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自我調節能力。
自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實施以來,雲陽縣已累計在"一江四河"天然水域放流魚苗超400萬尾。通過系統性增殖放流,不僅補充了三峽水庫魚類種群數量,修復生態鏈,更推動了庫區水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長江漁業資源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譚啟雲)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國產帶壓作業設備助力氣田增氣降本
- 人民網重慶6月4日電 “目前,我們研發的國產化防頂回式堵塞器已在焦頁69-S4HF、焦頁68-Z2HF、焦頁1HF等7口氣井的帶壓作業中成功應用。”6月4日,涪陵頁岩氣公司油田採油氣技術專家鄭瑞波介紹,該堵塞器可取代進口陶瓷破裂盤,進一步提高了工藝優化針對性,提升了施工井控安全性,平均單井減少工具費用1.5萬元。…
- 2025年高中考期間 重慶這些時段和水域禁鳴禁航
- 人民網重慶6月4日電 (陳琦、劉敏)為給考生創造“安全、安靜、舒適、良好”的考試環境,重慶交通執法總隊港航海事支隊發布2025年高中考水上交通禁鳴禁航管制措施:2025年高、中考期間,該支隊將對嘉陵江草鞋沱至三角壩航段、嘉陵江雞公嘴至大沱口航段實施臨時水上交通禁鳴禁航管制,對嘉陵江黃花園大橋至大竹林航段實施臨時水上交通禁鳴管制。 禁鳴時段為,高考期間6月7日9:00至11:00,15:00至17:00﹔6月8日9:00時至10:15,15:00時至17:00﹔6月9日8:30至9:45時,11:00至12:15,14:30至15:45,17:00至18:15。…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