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黨建賦能“小哥”群體 服務激活治理末梢

近年來,雲陽縣針對新就業群體流動性強、聯系鬆散的特點,以“服務凝聚人心、賦能激發活力”為主線,構建起“黨建引領—精准服務—反哺治理”的工作閉環。通過打造“紅色驛站”、設立“黨員先鋒崗”、建立“問題直報”機制等舉措,讓“小哥”群體從治理對象轉變為治理伙伴,探索出一條新業態黨建助推基層治理的新路徑。
深入調研:把准需求脈搏,繪制“服務地圖”
雲陽縣堅持問題導向,以科學調研為基礎,精准對接“小哥”群體需求。成立以縣委兩新工委書記為組長的專項小組,組建10支“1名工作人員+1名志願者”調研隊伍,覆蓋人群集中地、企業、黨建陣地等10余處,確保調研全面深入。結合“蹲點調研+入戶走訪+隨行體驗”方式,隨機獲取真實數據,避免形式化。設計《黨員“小哥”黨建需求調研問卷》,聚焦活動規劃、陣地建設、日常管理等5大方面,線上線下收集問卷500余份,梳理意見建議78條,為后續工作提供精准依據。
“我們不是簡單建幾個休息站,而是要讓每個站點都長在‘小哥’的心坎上。”縣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基於調研成果,縣裡繪制出“需求熱力圖”,將86個“一平米服務區”優先布局在外賣接單量前20%的區域,確保服務資源精准投放。
建強陣地:打造“5分鐘服務圈”,變歇腳點為加油站
雲陽縣整合資源,構建多層次、多功能的服務陣地網絡。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增設黨員活動室12處、“一平米服務區”站點46處,輻射商超、外賣集中點、人群聚集地等120余處,形成“社區+活動室+站點”三級服務圈。
在活動中心配備休息座椅、飲水機、視頻播放器等設施,在服務區設置充電樁、飲水機等,滿足“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能喝水、累能歇腳”日常需求。放置紅色讀物500余本,線上推送黨建知識、法律要點、就業信息等“10條政策服務包”,開展安全培訓、健康體檢等服務23場次。
“現在不僅能歇腳,還能‘充電’。”女騎手劉芳介紹,她通過站點培訓考取了初級急救員証書,上個月成功用海姆立克法救助了一名噎食老人。
反哺治理:激活“移動探頭”,織密共治網絡
雲陽縣充分發揮“小哥”群體優勢,引導其成為基層治理的“生力軍”。
在美團、順豐等平台設立黨員示范崗、責任區32個,鼓勵“小哥”發現並上報火災隱患、違規排污等問題18處,排查衛生死角16處,填補治理盲區。利用“小哥”走街串巷的優勢,在節假日發放反詐、醫保、文明創建等宣傳資料1000余份,推動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建立問題反饋快速響應機制,今年來“小哥”協助發現詐騙線索7起、提供破案線索16條,8名“優秀黨務‘小哥’”獲嘉獎,形成“以服務換服務、以服務促治理”的良性循環。(冉涵榛、唐瑛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