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

重慶市科技金融創新聯盟成立

2025年06月13日21:36 |
小字號

會議現場。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供圖

會議現場。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供圖

6月13日,重慶市科技金融工作推進會暨重慶市科技金融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召開,會議圍繞落實國家科技強國戰略部署,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全面總結重慶科技金融工作成效,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為科技創新注入金融動能。

會議指出,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等四部門聯合召開了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進會,從增強信貸市場服務能力、發展債券市場“科技板”、強化股權融資作用、完善科技金融統籌推進機制四個維度對加強和改進科技金融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重慶市各部門和金融機構要精准把握並嚴格落實相關要求,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會議提到,重慶市科技金融工作在多方協同下成效顯著。貨幣政策工具支持效能持續釋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持項目簽約金額達120億元,其中技術改造貸款經財政貼息后利率低至1.48%,有力降低企業創新成本。信貸服務創新升級,金融機構累計推出百余款科技型企業專屬信貸產品,設立50家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發布2項全國首創金融標准。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雙倍增”行動計劃下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達8341億元,同比增長20.9%,高新技術企業獲貸率超60%。債券市場“科技板”快速落地,重慶銀行發行西部地區首單5年期科技創新金融債券,西南証券公司發行5億元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科技型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范圍擴面增效,46家次企業累計獲得超9600萬美元便利化額度。

會議認為,科技金融工作正迎來重要轉變,從部門獨立作戰轉向跨部門協同,從單一市場發展轉向跨市場聯動,從常規工作推進轉向體制機制建設。這一轉變是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的具體實踐,也是金融支持科技強國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路徑。

會議要求,重慶市各部門和金融機構要以實施科技金融“長江領航計劃”為引領,構建適應重慶科技創新的金融體制機制。協同用好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創新、科技型企業融資聯席會議協商、科技金融創新聯盟合作“三項機制”。推進科技金融“燈塔”建設、金融服務港灣升級、旗艦產品打造以及數智引擎賦能“四項行動”。市級部門在政策創新、要素市場化等方面協同發力,放大政策疊加效應﹔金融機構加大流程再造與產品創新,重塑業務與管理機制﹔企業和研究機構堅定創新方向,主動對接政策並反饋訴求。

項目簽約儀式。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供圖

項目簽約儀式。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供圖

會上,重慶市科技金融創新聯盟正式成立,華夏銀行重慶分行擔任首輪輪值理事長。同時舉行項目簽約儀式,發布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全流程線上辦、“渝創積分貸”、“長江渝融通”科技金融專區、“挂鉤貸”金融團體標准等一批科技金融創新成果。

科技金融成果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供圖

科技金融成果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供圖

據了解,聯盟是在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重慶市知識產權局等部門指導下,由金融機構、科研機構等市場主體自發組成的非法人組織。聯盟致力於構建“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生態,通過高效的信息共享、資源整合、服務創新,引導金融資本精准澆灌硬科技產業,全力助推重慶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首屆理事長單位由華夏銀行重慶分行、建設銀行重慶市分行、重慶農商行輪值擔任﹔除銀行外,成員還涵蓋証券、股權投資、保險、金融租賃、保理、擔保、信托等,共八大類、超130家金融機構。同時,聯盟廣泛吸納科研院所,注入強大行業研究能力,與金融機構協同發力,共同支撐產業升級。聯盟以四大行動計劃為核心驅動,全面激活科技金融發展動能。

在“股、貸、債、保、租、擔、信”組團進園區行動中,聯盟充分發揮資源整合優勢。將在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郵電大學等科技資源富集高地,設立“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港灣”,派專團駐點,零門檻收集企業需求。組織銀行、証券、保險、基金、金融租賃、保理、擔保、信托等八大機構“組團上門”,將金融服務延伸至實驗室、孵化器、科技研發一線。

產品創新“揭榜挂帥”行動是聯盟的重要創新舉措。聯盟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將打通政府、企業、金融三方溝通鏈路。政府部門發布如研發失敗險、軟件著作權質押貸款等創新需求后,由金融機構“揭榜”攻堅。力求通過這種模式,推出多項貼合科技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有效降低企業創新風險,拓寬融資渠道。

科技金融人才“薪火計劃”行動聚焦人才培育與儲備。聯盟攜手國內知名高校,全力打造開放型“科技金融人才池”。將推出“科技金融大講堂”系列培訓,邀請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知名專家來渝授課,課程涵蓋行業趨勢分析、金融產品創新、風險管理等多個維度。

智庫護航行動則致力於整合各方智力資源。聯盟將匯聚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專家,組建免費共享智庫。為企業提供技術轉化路徑設計、研發風險預判等專業服務,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少走彎路﹔為金融機構輸出前沿行業深度報告、企業成長性預評估,幫助投資決策“看得清、投得准”﹔為政府搭建政策效果反饋通道,推動支持政策精准落地。實現政策效果最大化。(游晉宇)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