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區衛健委:十項舉措破解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

近年來,九龍坡區衛生健康系統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改進作風為抓手,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力促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與區域均衡布局,全力開創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近日,區衛健委研究制定並出台十項針對性措施,著力破解群眾在看病就醫過程中反映突出的急難愁盼。
快速完成區人民醫院搬遷,提質提效醫療衛生服務。6月中旬完成區人民醫院搬遷並全面開診,優化就診流程、改善就醫環境。進一步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增創國家級醫學重點專科1∼2個,為三甲創建奠定堅實基礎,逐步實現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達到B+等級,提升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
盡快啟動區中醫院陣地擴容,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整體接收區人民醫院B區業務用房,升級改造區中醫院冶金村院區,提升醫院整體量級。鞏固三甲創建成果,國家三級公立中醫院績效考核達到B+等級,建設高質量重慶中醫藥學院附屬醫院,打造主城都市區知名三甲中醫院、全市重要中醫醫教研中心、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中心。
深入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確保“六通”到位、優醫下沉。深入推進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兩個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按“三不變”“九統一”實現“人通、醫通、藥通、物通、財通、信息通”六通,實現優醫下沉、系統集成,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就近就便”的醫療服務。同步推進區人民醫院、重慶建設醫院與重醫附一院等市屬三甲醫院業務聯動,借力提升業務水平。
深化基層衛生陣地建設,打造15分鐘高品質健康服務圈。推進衛生健康服務觸達社區末梢,新建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石坪橋、黃桷坪)、更新擴容1個(楊家坪)。依據人口密度、居民需求及服務半徑推進衛生健康服務站點建設,2025年累計建成站點35個(一類6個、二類29個)。
探索藥品耗材、醫用設備集採降價,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持續深化醫療設備集中採購工作,年內完成集採醫療設備101台/件、2500萬元,實行進口HPV疫苗和進口重組帶狀疱疹疫苗優惠政策,全面讓利於群眾。
全速建設數字醫共體十大中心,打造九龍坡數字健康駕駛艙。強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整合和數字賦能,建設遠程會診、集中審方等十大共享中心,落實“分布式檢查、集中式診斷”,實現區—鎮街—村社衛生健康數據互通共享和醫療業務協同。升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平台功能,落地落細“家醫有約”,加快家庭醫生主動服務數字化提升,進一步做實群眾健康保障。2025年底,建成數字共享中心6個,完成家醫履約智能提醒功能開發運用。2027年建成數字共享中心10個,建成三級貫通、優質均衡、高效惠民的衛生健康數字服務體系。
加快優質資源向西挺進,強化九龍新城醫療健康保障。健全完善區疾控中心、區婦幼保健院九龍新城分中心(分院),加快樞紐港人民醫院、區精神衛生中心二期和區二院整合新建。2025年,樞紐港人民醫院、區精神衛生中心二期建設正式動工,西部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3.2人。
延伸衛生健康專業服務,擴展健康需求有效供給。全面深化推廣“無陪護病房”模式,全區8家區屬公立醫院(不含精衛中心)全部實行“無陪護病房”模式,拓展智能監護等特需功能,減輕家屬照料陪護負擔。大力推進“互聯網+護理”,為群眾提供上門特需服務。延長基層衛生機構服務時間,實現“早中晚不脫節”“節假日不間斷”,打造智慧化、人性化醫療服務新標杆。著力“天天服務不打烊,二十四時保健康”,12家基層衛生機構全部開展錯時、延時、預約服務。
創新物流配送服務,暢通醫療物資到家“最后一公裡”。探索推進無人機藥品、標本、血液空中投遞運輸,節省患者等待時長,爭取寶貴“黃金搶救時間”。深化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醫共體中藥煎煮服務,加快重慶中心城區西部片區智慧中藥煎煮中心(陶家)建設,盡快實現全區中藥湯劑直接配送到家。
做細做實“一老一小”關懷,切實強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街道(鎮)養老服務中心與衛生服務中心、養老服務站與社區衛生服務站一體或毗鄰規劃設置,積極推進醫養結合機構建設,支持用人單位辦托、社區嵌入式托育等多種模式發展。2025年全區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設立比例達到80%,每千人口托位數達4.5個,普惠率達90%以上。( 鄔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行進中國丨記者vlog:百年老街別樣新
- 在山城重慶的長江邊,有一個充滿古老文藝氣息的百年老街,如今已成為眾多游客探訪重慶、city walk的首選路線。在這裡,不僅可以在古香古色的建筑中感受歷史的厚重,還能在眾多文創小店、咖啡館和溫馨食鋪中體驗現代生活的煙火氣息……這裡就是重慶新晉寶藏之地——下浩裡。…
- 評論
- 關注